桁架钢筋高度检测专用卡尺的研发.docx
《桁架钢筋高度检测专用卡尺的研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桁架钢筋高度检测专用卡尺的研发.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其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大力推动预制件生产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很多工程问题。作为先决条件,预制构件的质量优劣对工程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对其质量的控制和检测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而目前行业内关于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的技术尚未成熟,同时专业检测设备的研发尚处于初步阶段,检测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预制件的桁架钢筋高度就是较典型的问题。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本文设计并提出了一种专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1预制叠合板钢筋高度检测的意义预制叠合板生产过程中以钢筋为上下弦及腹杆,通过电阻点焊连接形成预制件的钢筋桁架。桁架钢筋
2、的设置对楼板刚度提升以及楼板叠合面抗剪强度的增强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便于构件的堆放、运输和吊装,如楼板起吊时,设备起吊的吊点多为桁架钢筋的加强部位,其目的是更好地承担楼板自身重量。在对桁架钢筋高度进行设计时,通常从构件的整体刚度出发,其深层意义在于承担“马凳”的角色,针对叠合层钢筋,其高度直接决定上部后浇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和预埋管线能否顺利敷设。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的参照标准为楼板总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此为前提,若桁架钢筋的高度实际值较于设计值偏低,会导致叠合后保护层厚度偏大,极易造成预埋管线无法贯穿的问题;反之则会导致保护层厚度偏小,直接导致结构实体抽测时保护层厚度检测项目不合格。对此,相
3、关规范均将预制构件桁架钢筋高度纳入必检项目之一,并对相关检测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其中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GJ32/J1842016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分别指出:(1)预制件桁架钢筋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预制件桁架钢筋高度允许偏差5mm;(2)叠合构件的钢筋桁架截面尺寸高度允许误差为5mm;(3)钢筋桁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高度允许偏差+1mm,-3Inmo综上所述,从结构设计、施工及规范要求等层面均可看出,桁架钢筋高度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2现有检测技术针对桁架钢筋高度(桁架钢筋上弦筋上表面到预制件
4、表面的距离)的检测,尚未出台针对性的检测方法、步骤等,而实际工作中检测人员均未配备针对桁架钢筋高度检测项目的专业工具,应用较多的检测方法为钢尺测量法和卡尺测量法。2.1 钢尺测量法钢尺测量法采用钢直尺或钢卷尺进行测量,是将钢尺紧靠桁架钢筋(上弦筋)侧面,将钢直尺零点端抵至预制件表面,并使钢尺与其垂直进行目视读数(图1)。该法虽简单方便,但缺点也较明显:(1)测量时检测人员仅通过目测观察确保钢尺是否紧贴钢筋、是否与构件表面垂直,操作难度大,无法保证测量准确;(2)由于钢筋截面为圆形,直接通过肉眼在斜视状态下进行读数,所读数值实际为钢筋上表面切线位置处代表的钢筋高度,误差较大,往往可达3mm;(3
5、)相关规范对该检测参数要求十分严格,尤其在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中,规定偏差的允许范围为+1mm,-311rnio而钢尺测量的精度最高通常为1mm,因此该法无法胜任检测工作,强行使用很可能造成错判。图1钢尺测量法2.2 卡尺测量法卡尺测量法是利用数显卡尺的测深功能,将卡尺尾端一侧(不可阻挡测深探针滑道)与预制件桁架钢筋(上弦筋)上表面抵紧,然后释放测深探针抵至预制件表面,使卡尺与预制件垂直后读数,即为所测桁架钢筋高度值(图2),该方法虽检测快速、读数便捷,综合效率较高,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1)该方法的难度在于卡尺底端与钢筋的抵接以及与构件表面的垂直,需要检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桁架 钢筋 高度 检测 专用 卡尺 研发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