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小车.docx
《无线充电小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充电小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无线充电小车本系统以Tl公司TPS63020芯片为基础,设计了一外形精美、性能极高的无线充电电动车。发射器线圈放置在路面,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在小车底盘上,发射器采用具有恒流恒压模式自动切换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无线输电部分采用耦合谐振的原理,发射线圈发射640kHz的高频电磁脉冲,接受线圈由电感和电容进行串联接收电能,再由AC-DC变换得到5V稳定的直流电给超级电容充电,充电60s后,继电器开关吸合,超级电容经过一个稳压电路,持续给小车电机供电,使小车前进。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接通电源的同时,发射电路初始化,在此期间,电磁铁通电使小车上的常闭触点动作,保证电容不会放电给小车电机,之后进行无线电流的传
2、输,无线电流传输结束后,电磁铁失效,常闭触点恢复,超级电容给小车电机供电,小车开始动作。关键词:无线输电,耦合谐振,变速箱,电磁开关。一、方案论证41、主控制器的方案论证及选择42、无线充电模块的方案论证及选择53、给法拉电容充电的方案论证及选择5二、理论分析及计算5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路的分析5二、理论分析与计算7(1)开关频率的选择7(2)线圈谐振电感计算7(3)同轴平行的空心线圈之间的互感计算8(4)整流电路部分元件的计算81、发射端逆变电路尽量选取效率高、功耗小的。82、合适的选取给电容充电的电路和电容的规格。83、尽量增强小车轮胎与木板之间的摩擦。84、让小车的重心在车前端正中间。
3、8三、电路与程序设计91、电路设计92、程序设计9四、测试方案与测试方法91、测试设备92、测试方法及数据93、测试结果分析10五、结论与心得10参考文献10附录11电路设计11(I)系统总体框图11(2)无线充电线圈发射及接收电路12(3)稳压电路13一、方案论证本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直流稳压电源模块、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无线充电接受模块、整流模块、继电器模块、DC-DC变换模块,七个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方案的选择。1、主控制器的方案论证及选择方案一:51单片机。该系列的单片机价格低廉、应用广泛、性能稳定、技术成熟,但运行速度较慢,片内资源较少,故并不适合本设计。方案二:使用ST公
4、司的STM32F103系列芯片其有最高72MHz工作频率,同时有2个12位模数转换器,Ius转换时间,同时具有低功耗模式,适合本次设计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所需的变频器变频频率的要求。由以上论证我们选择方案二2、无线充电模块的方案论证及选择方案一: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我们今天见到的各类无线充电技术,大多是采用电磁感应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看作是分离式的变压器。方案二:电磁谐振无线充电,与电磁感应方式相比,电磁共振技术在距离上就有了一定的宽容度,它可以支持数厘米至数米的无线充电,使用上更加灵活。方案三:电场耦合方式无线充电,相对于传统的电磁感应式,电场耦合方式有三大优点:充电时设备的位置具备一定的自由
5、度;电极可以做得很薄、更易于嵌入;电极的温度不会显著上升,对嵌入也相当有利。由以上方案的论证以及对题目的理解,首先充电线圈的发射线圈是在小车下面,同时接收线圈是在小车上面,而且要求线圈重量和充电的效率,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二。3、给法拉电容充电的方案论证及选择方案一:接受线圈经过整流后经过限流电阻直接给法拉电容充电。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法拉电容开始充电时的过电流,但是会造成损耗。方案二:通过单片机控制,先恒定小电流充电,再恒压充电。这种方案可行但是还是无法解决单片机能耗问题。方案三:最简单的方案是接收到的交流点经过整流后直接给法拉电容充电。这种方案经过试验后发现是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二、理论分析及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 充电 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