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善用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江西是一片饱含红色记忆的热土,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讲好、用好“大思政课”的“富矿”。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遵循“大思政课”的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发挥江西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新时代伟大变革,通过红色资源教学库建设、红色智慧教学法运用、红色场所教学点走读,打造红色思政“金课”,全面推进红色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资源教学库让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16.69万平方公里的赣山鄱水,2900余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点缀其中、光耀青史,人民军队在这里创建,革命道路在这里开辟,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
2、工运奇迹在这里书写,伟大思想在这里铸就。为了把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健全完善资源开发、动态更新、社会汇聚机制,整合精干力量全面采集、整理、挖掘红色文物、红色文献、红色故事等举措,切实使红色资源成为讲好大思政课的优质资源,全面提升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的水平和能力。学院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点挖掘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整理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事迹,按照教学逻辑进行转化,形成鲜活的教学案例,先后出版江西红色文化教程江西红色基因永远的旗帜: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甘祖昌精神等系列读物,编辑思政课教学红色案例精
3、选。编研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讲义、教案、课例,建设多类型、体系化、高质量、共建共享的教学案例库,为建设启智润心的思政课、有滋有味的专业课、知行合一的实践课提供坚实基础。用好红色智慧教学法让红色基因植入大思政课学院通过云网融合,主动推进红色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发展红色智慧教育,提高精准个性学习支持能力,满足青年学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学院把加强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思政教育研究摆在重要位置,推出江西红色文化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传承红色基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等研究成果,建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跨越时空井冈山精神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依托数据驱动的学情分析和精准诊断实现红色学习资源精准推送,
4、全面提高红色思政课的智慧化水平。此外,学院还充分做好红色教学资源数据化工作,推出“红土魂”“百年党史江西红”艺术思政课,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全面提升思政育人的数字化程度;用好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成果,通过巨幕投影、多媒体影视等方式,在创设别具一格的沉浸式展陈形态中让师生深刻领悟思政课的道理,推动实现红色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范式创新、师生关系重构、教育流程再造等方面的变革。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组织方式,积极探索由虚拟教师、智能导师等参与的新型“双师”课堂,更大程度满足青年学生对红色大思政课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依托红色场所教学点让红色场域支撑大思政课场域化教学是善用“大思政课”的必然要求,江西师范
5、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瞄准构建“课内一校内一校外”立体多层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学校教育场景、网络学习场景、社会实践场景跨界融合的红色思政课学习场景。用好红色文化教育馆等校内红色场所教学点,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红色场馆建立常态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以“一个出发地”“三个摇篮一个策源地”为主线的“行走的思政课”;强化分众教育,结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干部学院等地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等实践教学,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邀请道德模范龚全珍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邀请优秀红色讲解员、革命后人等进校园,开展云游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主题活动,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的融合中创新红色思政课教育教学场景,实现故事化表达、场景化呈现,真正以“触景生情、化情为意、以意促行“增强不同学段学生的体验式、情境式教学效果。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适应智慧教育的需要,让红色成为大思政课的鲜明底色,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个性化学习体系,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思政教育教学,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青年学生的青春血脉,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者:王亚鑫)(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