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说明目录1 零件图及其工艺性分析21.1 零件材料21.2 零件毛胚的设计21.3 零件的批量31.4 要加工表面质量要求32 .工艺路线的制定32.1 机械加工方法的确定32.2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32.3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42.4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42.5 工序尺寸53,微电机壳夹具设计53.1 定位方案的确定53.2 定位误差的分析63.3 夹紧方案的确定63.4 夹紧装置的确定63.5 夹具上零件的确定73.5.1 钻套及其间距的确定73.5.2 圆柱销的确定8353菱形销的确定93.5.4 卡抓的确定93.5.5 钻模板的设计93.6 夹具底座的零件图94
2、夹具座的零件图105课设心得小节106.参考资料111 .零件图及其工艺性分析1.1 零件材料微电机壳使用铸造常用材料HTI50,使用砂型铸造成型的方法制造毛胚。1.2 零件毛胚的设计1.底座下表面使用粗铳加工,公差等级为13,加工余量为3mm2 .两侧面使用粗铳加工,公差等级为13,加工余量为3mm(左右各1.5mm)3 .均布6筋使用镣削加工,公差等级为9;分粗镣与半精镇,加工余量分别为5mm与2mm.4 .底座高度:8+3=11mm;圆壁长度:114+3=117mm;内筋圆直径:102-7=95mm设计图如下:1.3 零件的生产批量按要求,产量在5000件左右,是大批大量生产。1.4 要
3、加工表面质量要求1 .微电机壳的底座下表面通过洗削加工后粗燥度要求不高于12.5,平面度要求不高于0.05;2 .微机电壳的两侧端面通过洗削加工后粗燥度要求不高于12.5;3 .微电机壳内均布6筋通过镶削加工后粗燥度要求不高于3.2,中心线与底座平面平行度要求不高于0.1;4 .底座4-8的通孔满足最大实体要求,且圆度误差不大于0.6;5 .筋条上两侧均布的3-M5的螺纹孔精度低级为7H,相对位置度要求不大于0.4;6 .机壳外圆上的2-M4的通孔精度等级为7H,圆度要求不大于0.04;2.工艺路线的制定2.1 机械加工方法的确定1 .微机电壳的底面较大,而且有平面度要求,能够使用洗削的加工方
4、法进行加工:2 .微电机壳的侧面使用洗削明显优于车削,由于由于工件不对称,旋转时离心力不平衡,车削影响精度;3 .加工微电机壳的内筋时考虑经济成本,镇削优于磨削,故才用镇削的加工方法;4 .底座的48使用先钻孔,扩孔、钱孔的加工方法;5 .筋上两侧均布的3-M5使用先钻孔后钱孔,再进行攻丝的加工方法;6 .微电机壳外圆上的2-M4孔使用先钻孔后较孔,再攻丝的加工方法完成;M0的通孔使用钻孔后较孔的加工方法;7 .2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1 .微电机壳的底面是零件图中诸多尺寸的基准,故优先加工底面,使其达到精度要求为后续的加工提供定位的基准面;2 .微机电壳的两端面使用互为基准的方法加工,达到加
5、工要求后为在其表面加工3-M4螺纹孔做准备;3 .按零件的设计要求,钻底座上的4-8的孔,为加工筋表面的定位提供定位的基准;4 .以底面及其上的两孔进行一面两空的定位,键削筋的内表面,使其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满足零件的尺寸的要求;5 .以一侧端面为基准面,加工微机电壳外圆上的2-M4螺纹孔与10通孔;6 .以底面及底面上的两孔进行一面两空定位,加工两端面上的3-M5螺纹孔;2.3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工序i.机器砂型铸造毛坯;工序ii.清砂,去飞边毛刺;工序迨.退火处理工序M粗铳底座下表面,铳尺寸Ilmm至8mm工序v.粗铳两侧面,铳尺寸117mm至114mm工序vi.钻、较通孔4-8工序vii.镣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工艺学 课程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