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指南.docx
《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指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科左后旗农电局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导则(10kV及如下工程)00年H月一日为保证我旗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顺利实行,改善我旗电网构造,提高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降损节能,增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旗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工艺原则得到统一,保证工程质量,根据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检修工艺规程制定本导则。规定各施工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所有工程按照本导则规定执行。(一)杆塔组立1.lOkV主干线路日勺耐张、转角、分歧、终端杆塔采用12米及以上、稍径230毫米的环型非预应力混凝土杆;直线杆采用12米及以上、稍径190毫米的环型预应力混凝土杆;04kV线路采用杆塔采用10米、稍径190毫米的环型预应力混凝土杆;0
2、.22kV线路杆塔采用8米及以上、稍径150毫米的环型预应力混凝土杆;受地形限制不能打拉线时耐张杆需加大混凝土杆稍径,并加装底盘及卡盘;电杆顶端应封堵良好。2 .卡盘安装位置应按设计规定,设计无特殊规定期,卡盘顺线路方向埋设,单卡盘(或上卡盘)应在杆塔埋深的三分之一处,导线非对称布置的单杆,应设在重载侧(导线多的一侧)。双卡盘的下卡盘应设在杆塔根部。装设上卡盘时,其下方的回填土必须先分层扎实。卡盘安装深度偏差不应不小于50毫米。3 .杆塔埋设深度:如无特殊地质条件的约束和设计规定,按杆高的1/6埋设。(注:8米杆埋设深度为1.5米)4,直线杆、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不小于50毫米。5 .架线后,
3、直线杆杆稍时各方向最大偏移,不得超过杆长的1/200,转角杆应向外角平分线倾斜100200毫米,终端杆应向终端拉线侧倾斜100-200毫米,分歧杆向拉线侧倾斜100毫米,紧线后不应向拉线反方向倾斜。6 .电杆组立后,回填土时设置防沉土台,防沉土台面积不不不小于坑口面积,防沉土台高度应超过地面30Omnl以上。(二)横担安装1 .线路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单担装于受电侧。2 .30以上转角采用耐张段杆型,15及如下转角采用加强杆型。3 .30以上转角采用耐张段杆型,15。及如下转角采用加强杆型。4 .距杆稍200毫米以内不得安装抱箍等紧固件。5 .以螺栓连接的构件,螺杆应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
4、间不应有间隙,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两个。6 .螺栓的穿入方向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垂直方向,由下向上。螺栓两端必须有垫片,螺栓紧好后,单帽时:螺纹必须伸出3扣以上,但不应不小于50毫米,双帽可平扣。7 .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上、下歪斜,左右扭斜)不应不小于横担长度的1%,上层横担准线与水泥杆头的距离为200毫米。8 .直线加强杆型,横担两端应加装横担联板;直线耐张杆型横担联板“八”字大开口朝受电侧;终端、T接杆型,横担联板“八”字大开口朝拉线方向。9 .同杆架设的双回或高下压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间的垂直
5、距离不应不不小于下列数值:(1)高压与高压:直线杆0.8m转角杆或分支杆:如为单回线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线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O.6mo(2)高压与低压同杆时:直线杆1.2m,转角或分支杆LOn1。低压与低压同杆时:直线杆0.6m,转角或分支杆0.3m。10 横担的最小规格不应不不小于下列规定:IokV线路横担:(1)采用LGJ-120及以上导线的横担;承力杆采用N90*8时角钢横担,直线杆横担采用/75*7的角钢横担。(2)采用LGJ-70及以上导线日勺横担,承力杆采用/80*8的角钢横担,直线杆横担采用N75*7日勺角钢横
6、担,采用LGJ-50及如下的横担,承力杆采用N63*6的角钢横担,直线杆横担采用N63*6日勺角钢横担。0.4kV0.22kV线路横担:0.4kV线路横担,承力杆采用/63*6时角钢横担,直线杆采用/63*6的角钢横担,0.22kV线路横担,承力杆采用N50*5的角钢横担,直线杆采用N50*5的角钢横担。10.导线跨越重要公路、电力线路、弱电线路的横担,采用双担加强。(三)绝缘子1.针式绝缘子安装时,必须加弹簧垫,1OkV线路上针式绝缘子必须加双螺帽。2 .瓷件安装牢固,不能歪斜,无破损,无污垢,。3 .瓷件安装前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并耐压试验合格。4 .悬垂上带有弹簧销子日勺螺栓,上下构造时或
7、垂直横担日勺螺栓,穿钉应由上向下穿。5 .悬垂上的弹簧销子,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面向负荷侧)。6 .悬垂串上安装“W”型销子的大口朝上。(四)拉线安装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适宜不不小于45度,当受地形限制时,不应不不小于30度。2 .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不不小于6.5米。3 .当采用UT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2)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钢绞线端头弯回后距线夹200毫米处,用铁丝绑扎100毫米,并将铁丝拧成花辫,并将余线剪去。(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网 建设 改造 工程技术 指南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