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测评.docx
《第三章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测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三章测评(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L下列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氯乙烷和水B.乙醇与水C.乙酸乙酯和乙醇D.漠苯与苯A解析JA项,卤代煌不溶于水,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其他三组的物质之间相互混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卤代燃的消去反应比水解反应更容易进行B.在滨乙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振荡,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C.消去反应是引入碳碳双键的唯一途径D.卤代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与强碱的乙醇溶液共热D画严格地说,哪个反应更容易进行,
2、必须结合实际的条件,如果在没有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卤代运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哪个更容易进行,是没法比较的,A项错误;在澳乙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振荡淡乙烷水解生成乙醇和NaBr,加入几滴AgNO3溶液后确实生成了AgBr沉淀,但由于NaOH溶液是过量的,同时生成AgOH(可以转化成Ag2O,颜色为棕色),导致观察不到浅黄色沉淀,B项错误;消去反应是引入碳碳双键的主要途径,但不能认为是唯一的途径,如乙块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生成乙烯,C项错误。3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反应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燃必含有碳碳双键B.乙烯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和漠水
3、褪色,二者反应原理不同C.乙醇转变成乙醛和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属于同一种有机反应类型D.植物油和脂肪都能发生水解反应A国画乙块(CH三CH)、笨等都属于烧,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但其分子中都不含碳碳双键,A项错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淡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原理不同,B项正确;乙醇转化为乙百荃和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项正确;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正确。4 .有下列物质:乙醇;苯酚;乙醛;丙烯酸(CH2-CHC00H);乙酸乙酯。其中与滨水、酸性KMno4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B.C.只有D.1c丽!能与NaHCo3反
4、应的应是比JhCCh酸性更强的无机酸或疑酸;能与淡水、酸性KMnO4溶液反应,表明该物质具有还原性,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5 .下列5种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类型反应的是()CH2-CHCOOH(S)CH2-CHCH2OHCH3CHCH2CHoCH2-CHCOOCHOCH3CH2CH2OHB.D.OHA.C.Sgc丽能发生酯化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一OH或一C00H,错误。能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基团,错误。选项中的物质均可燃烧,均可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答案选C。6 .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其中正确的是()CH2O
5、HO-C-H可以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乙酸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新制的CU(OH)2反应A.只有B.C.D.C解析IA分子中含有一OH,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正确;A分子中含有酯基,在NaOH溶液存在的条件下能水解,正确;A分子中醇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A分子中醇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A分子中一CHO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Cu2沉淀,正确。故选C。7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混合物试剂分离方法A苯
6、(笨酚)溟水过滤B乙烷(乙烯)氨气加热C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蒸锚D乙醇冰)新制生石灰蒸储1d画苯酚和淡水反应生成的三澳苯酚能溶于有机溶剂苯,过滤无法除去,A项错误;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条件复杂,且有机反应不易完全进行到底,应该通过淡水除去,B项错误;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水解,C项错误。8 .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下所示,现有试剂:Na;H2Ni;Ag(NH3)2l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能与该有机化合物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CHOOHOA.仅有B.仅有C.仅有D.全部D解析卜可与一OH及一CoOH反应;H2可与
7、碳碳双键及一CHo反应;IAg(NH3)2OH、新制Cu(OH)2悬浊液均可与一CHO及一COoH反应;NaoH可与酯基及一COOH反应;酸性KMno4溶液可与碳碳双键、一0H及一CHo反应,答案选D。9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与浓硫酸共热到170C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反应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用稀硫酸酸化A.B.C.D.C曲采取逆向分析可知,乙二酸今乙二醛今乙二醇=1,2-二氯乙烷一乙炸一氯乙烷。然后再逐一分析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C项设计合理。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测评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