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疾病实施药学监护路径探究.docx
《肺疾病实施药学监护路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疾病实施药学监护路径探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肺疾病实施药学监护路径探究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路径和方法研究。方法: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药学监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监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水平明显高于接受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普遍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观察组患者的规律用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症状分数、影响分数及活动分数普遍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与单独给予常规监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比,
2、给予药学监护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而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常规监护;药学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路径;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进一步发展成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能达到患病人群的9.9%12。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为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为临床提高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一个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
3、月2019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63.154.54)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680岁,平均(64.524.16)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1. 2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药学监护治疗,即根据研究中的肺功能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评估患者的病情,然后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类:细菌会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4、;抗感染类:包括使用口服、雾化吸入、静脉滴注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抗感染,以缓解患者病症;舒张气管类药物:包括给予患者含茶碱类或抗胆碱药治疗。同时,平时应该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查房和患者进行沟通以观察药效,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修改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医生还应该及时准确地解答患者对治疗的疑问,帮助患者了解用药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效果等,指导其正确用药。当不良反应发生时,医生可以酌情调整药方以减小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困扰。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处理能力,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疾病 实施 药学 监护 路径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