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docx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合理配置计量器具,确保计量性能稳定,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三、术语和定义3.1 一级能源计量:是指进出公司进行结算的能源计量。3.2 二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或消耗核算的能源计量。3.3 三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内部对装置、系统、工序、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进行核算的能源计量。四、职责4.1 计量能源环保科4.1.1 负责制定公司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生产车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指导。4.1.2 必要时参与能源计量器具技改项
2、目的评审。4.2 生产车间4.2.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识别、配备工作,建立能源计量档案、台帐及管理办法。4.2.2负责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及考核工作。五、工作程序5.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5.1.1 能源计量的种类本制度所指能源为:水、电、蒸汽、压缩空气、柴油等。5.1.2 能源计量的范围a输入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b输出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c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d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e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5.1.3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原则a公司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要充分考虑现行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
3、标准的指导作用,要满足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b公司能源计量,应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和分项统计和核算的要求。C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5.1.4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5.L4.1公司按能源计量的范围要求,配备计量器具。5.1.4.2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应安装能源计量器具。5. 1.4.3单台设备耗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设备为主要用能设备。主要用能设备应安装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他用能源(产能量或运输能量)限定值IOK
4、W100ta40ta10000m3h5000GJa5000ta2926GJa主要用能设备限定值+100KWlta0.5ta100m3h17GJalta29.26GJa注1: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注2:表中m3指在标准状态下。注3:2926GJ相当于100t标准煤。其它能源应按等价热值折算。注4:对于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5:对于集中管理同类设备的用能单元(锅炉房、泵房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二5.L4.4各级能源计寸NRP X
5、lO0%!*量器具。式中:RP一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NS一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Nl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注: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5.1. 4.5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单位:%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电力10010095固态能源煤炭10010090焦炭10010090液态能源成品油10010090气态能源天然气10010090蒸气1009070其它工质水1
6、009580其它耗能工质100806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9080一1:进出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采用非直接计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他计量结算方式。注2: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3:在主要用能设备上作为辅助能源使用的电力和蒸汽、水等载能工质,其耗能量很小(低于表2的要求)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5.L4.6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用能单位育2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衡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静态计量III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动态计量0.5电能表进出用能单位有功交流电能计量I类用户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计量 器具 配备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