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习题课教案.docx
《课外文言文习题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习题课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练习(二)司马光砸缸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凳,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彘破之,水迸,儿得活.(选自宋史)【注释】凛然:稳重的样子。指:通旨,主要意思。【文化常识】司马光,宇君实,号迁叟,陕州夏县沫水乡人,世称浊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九【思考与练习】1 .解释加点词1)闻讲左氏春秋()(2)自是手不释书()(3)众皆弃去()2 .句子翻译(1)退为家人讲。(2)群儿戏于庭。3)光持石击瓮破之。3 .内容理解(1)从短文
2、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的人,(2)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椎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索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麻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倍:通背”,背诵。【文化常识】汉族人的姓,分单姓和复姓。如“杨”、“李”、“赵”等,都是单姓,“司马”
3、、“欧阳”、“上官”、“长孙”、“南邦”、“宇文”等都是复姓。司马光是复姓“司马”,欧阳修是熨姓“欧阳”。成语“滥等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是夏姓南郭。【思考与练习】1 .解狎加点词1)群居讲习()(2)众兄弟既成诵()(3)迨能倍诵乃止()2 .句子翻译(1)患记问不若人(2)用力多者收功远。3 .内容理解(1)文中最表现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2)除了文中“下帷绝编”,形容读书勤奋刻苦的成语还有、课外文言文复习(二)教学设计主备人:王敏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常用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4、和作用。2,了解题目类型,掌握解题方法,通过文章分析把握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和文章揭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把握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和文章揭示的道理。难点,掌握解题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常用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课前准备:完成课外文言文练习(二)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 .请一位同学回忆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司马光点都不陌生,那我们从刚才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诃马光怎样的特点啊?学生预设:聪明、聪急、机灵.2 .今天除了学习聪明的诃马光,我们来看下第二篇,关注题目我们会发现,司马光除了聪明,还很O学生预设:好学设计说明:由于本篇不难,学生大多已经接触,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外 文言文 习题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