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2022).docx
《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202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作为糖尿病防治管理的基石,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骨骼肌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然而,我国糖尿病人群中不足50%者能坚持规律运动,且在新确诊的糖尿病人群中,绝大多数未能达到指南所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提及体医融合理念,并指出“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体医融合理念的出现对改善我国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现状具有政策性指导意义。但现阶段,我
2、国体医融合实践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体医融合在糖尿病运动干预中如何开展及实施等尚缺乏统一标准。为此,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联合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康复联盟组织内分泌学及体育科学领域等专家组成专家组,共同制定了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以期为我国从事糖尿病运动康复事业的医疗界及体育界人员提供意见指导。尽管本专家共识中多数证据来源于2型糖尿病人群,但鉴于运动在不同类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实施和管理原则有众多相似之处,本共识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除2型糖尿病以外的其他类型糖尿
3、病人群(非妊娠状态)。本共识中运动干预相关的重点名词释义1 .体医融合:指通过打破体育与医学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二者最先进的理论理念和最有效的实践经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促进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检查、体质测定、健康评估、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健康服务模式。2 .互联网+体医融合: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体育与医学相融的运行模式。3 .院内院外一体化:在医疗机构外延续医院内已开展的运动干预方案,整合两者可用资源,实现运动干预的双向互动和同质化管理。4 .线上线下一体化: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延续和实现现场开展的运动干预及指导,从而更好地整
4、合资源,实现运动干预的双向互动和同质化管理。糖尿病运动干预的理论基础要点提示:运动可改善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达30.2%o糖尿病易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其中有近半数死于心脑血管事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体力活动指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消耗超过静息能量消耗的所有身体活动,而运动则指为改善或维持身体健康的一个或多个组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和重复的体力活动。就糖尿病而言,在机制研究层面,规律运动可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增加能量消耗、增强骨骼肌功
5、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在临床研究层面,规律运动不仅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还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改善心理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等。中国糖尿病运动指南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均指出,糖尿病人群每周应至少进行150min中等强度以上有氧运动以及23次抗阻运动。然而,由于运动能力受损及运动自我管理效能低下等原因,糖尿病人群通常很少活动或者不能维持指南所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的现状与问题要点提示:体医融合是慢性病防控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合作机制不清且模式尚不健全。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
6、划纲要首次提及体医融合理念,旨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将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作为防控慢性病的重要途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体医融合模式大致包括4种模式: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医院健康指导模式、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和社区体质监测中心模式(表1),但上述模式在糖尿病防治管理中的确切效果及公
7、共卫生经济效益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表1我国体医融合模式的主要类型和特征模式类型一典地代套开展时间Tf展花式开展内容优人缺葭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黑龙江体育医院2017年黑龙江省体育局和卫生部门组建体育医院开设运动处方门诊窗口,提供体质监测和运动方处方服务人数多、费用低缺乏监督、依从性差、运动训练效果难以持续案江苏省2020年江苏省体育形成体医融覆盖面广、建设初期财局和卫健委合作,医疗机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文体中心等构建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站和点合机构网状架构,以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为基础,形成体医融合服务机构数据互通运动开展有足够基础设施保障政投入较高医院健康北京市广2017年康复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糖尿病 运动 干预 专家 共识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