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公开课教学案.docx
《《定风波》公开课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公开课教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定风波?授课人:黄琳程授课内容:14级语文根基模块第四单元古典诗文诵读第15课?定风波?授课班级:14级会计3班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第一节授课地点:教学楼2104一、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以小见大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根基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三、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
2、出思想情感。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四、教学难点学生与文本进展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六、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屡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2、学生品味、感悟和教师引导相结合。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具准备音频播放器、PPT课件、话筒、投影仪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重情重意。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思念。有
3、这样一个人,他多才多艺。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有这样一个人,他锐意改革。“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有何种人生态度呢欣赏歌曲?水调歌头?,品味歌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
4、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就是苏轼。二、知人论世标题?定风波?苏轼苏轼生平简历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入第三等,被授予官职1069年,神宗即位,苏轼因接连上疏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调任杭州通判。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1079年,因作诗被人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后来,哲宗即位,苏轼被召还朝
5、。因不满司马光全盘废除新法,遭旧党排挤,再次被调到杭州当太守。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被外放到颍州、扬州、定州。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又被再贬至更远的脩州(今海南)。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分。三、解题定风波:词牌名。原唐代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之句。此调取名原有平定叛乱之意。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四、整体感知1 .检查预习(字音字形自义)2 .播放朗读音频?定风波?(一)齐读序1、全班学生读序,结合注释把握序的内容。2、个别学生
6、读序,概括序的作用。序交代了词的主要内容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即沙湖道中遇雨情景和写作缘由。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哪几首有诗序?孔雀东南飞?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琵琶行?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流浦口,闻舟生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
7、十六言。命曰?琵琶行?。(二)读词1、全班读词,加深对词的理解,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词人的情感。2、学生个别读,读后学生作出评价,简单说明理由,教师适时点拨重读:莫听、何妨、吟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任(平生)料峭(春风)、(山头)斜照、萧瑟(处)无风雨无晴重读原因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指风吹雨落声,这是当时的客观存在。“莫听是苏轼对同行人的劝告,外物缺乏于萦怀。“何妨:二字突出了表现了词人此时沉着淡定的神情,任风雨袭来,你下你的雨,我行我的路。同时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一种挑战风雨的意味。“吟啸徐(行):这是一种不为外界环境左右的自得的境界,表达苏轼在风雨中的洒脱、沉着、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风波 风波 公开 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