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章末检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光章末检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章末检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光章末检测一、选择题I(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下列四幅光学图片判断正确的是(A)丙丁A.如图甲,一根筷子竖直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水平方向观看,浸在水中的部分发生了侧移且变粗是光的折射现象B.如图乙,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C.如图丙,肥皂膜看起来是彩色的是因为光的衍射D.如图丁,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圆盘上,会在后方影子中心的适当距离处出现一个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解析:图甲中,一根筷子竖直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水平方向观看,浸在水中的部分发生了侧移且变粗,这是由于
2、光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发生了偏折造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图乙中,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光在内芯和外套界面处能够发生全反射,所以光此时一定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则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故B错误;图丙中,不同位置的肥皂膜,厚度不同,因此在膜上的不同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这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了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出现了暗条纹。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导致从肥皂膜的前后两面反射的光在不同位置相互加强,所以从肥皂膜上看到的亮条纹的位置也会不同,薄膜上不同颜色的光的条纹的明暗位置不同,相互交错,看上去呈彩色,所以这是薄膜干涉
3、现象,故C错误;图丁中,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圆盘上,会在后方影子中心的适当距离处出现一个亮斑,这个现象叫作XX亮斑,即光绕过了圆盘传播到了后方,属于光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2 .如图所示是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三种不同介质时的折A.介质甲最小B.介质乙最小C.介质丙最小D.均一样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入射角i相同的情况下,介质丙中折射角r最小,由n=-,可知,介质丙对光的折射率最大,由n二可知在介质丙snrV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小。故选C。3 .先后用波长为L和入2的单色光照射同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观察到波长为L的光的干涉条纹的1、2级亮条纹之间原本是暗条纹的位置出现了波长为入2的
4、光的干涉条纹的1级亮条纹,则两种光的波长之比?为(C)2132A.-B.iC.-D.-1223解析:根据双缝干涉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AXM入,由题可知X2=a1.54*匕因此可得?4,故选C。Ai24.如图所示,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沿AO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0为圆心),反射光线沿OB方向,折射光线沿OC方向,折射光线OC只有单色光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单色光a比b的频率大B.反射光线OB中只有单色光aC.在玻璃砖中单色光a传播速度比b大D.经同一干涉装置得到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大解析:沿着OB方向的是a、b的反射光,所以沿OB方向的光是复合光,a光发生了全反射,由sinC
5、-,a光的临界角比b光小,可得a光的折射n率比b光的折射率大,则单色光a比b的频率大,故A正确,B错误;n=-,V可得单色光a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比b小,故C错误;由Lf入,可得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小,由AxW入,可得经同一干涉装置得到a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小,故D错误。5.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中甲和乙两种图样。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A)P光源J-图1Iiiiiiiiiiiii甲图2乙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解析:单缝衍射图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章末 检测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