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树木观察为例最终版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园树木观察为例最终版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以校园树木观察为例浅谈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摘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的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文章以校园树木观察为例,探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校园树木观察,实践活动2019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植被的主要内容包括“植被与环境“森林草原与荒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标准内容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程标准指出达成本部分教学要求的方法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
2、像”;教材编写时,可采用的方法只能是图像;当然,教材应介绍野外观察植被的一般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实践力这一地理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笔者引导学生实施了教材上的活动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的调查、观察,引导学生分析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植被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一、校园树木观察活动实施过程(一)活动对象学生为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气候、植被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高中阶段学习做了铺垫。高一年级学生活力四射,对地理学科兴趣浓厚,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有利于顺利完成这次实践活动。(二)活动
3、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学生分为三组,因颍上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环境不适合雨林树木的生长,校园内分布的有常绿阔叶林树木、温带落叶林树木、亚寒带针叶林树木,故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常绿阔叶林组、温带落叶林组、亚寒带针叶林组。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组,完成观察校园植被的地理实践活动。明确观察任务。学生通过手机“形色APP获取信息,对于校园中不认识的树木,可以通过“形色APP获取树木的名称、植被类型、生长习性、生态特征、分布地区等信息,并将获取的植被信息按照常绿阔叶林树种、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和针叶林树三种树种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树木的生态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观察之后还需将每种树木生长所需要的环
4、境条件与学校所在的环境条件进行比较,结合经验把所有树种分为“当地树种和引进树种两类;在校园中观察植被还需注意观察植被的生长状况(生长良好或不佳),尤其是引进树种的生长状况,结合收集的资料探究原因,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三)学生校园实地观察并讲解2020年12月27日,周日下午、晴。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实地参观校园、观察校园树木。由于校园树木种类繁多,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故每组学生代表重点讲解常绿阔叶林树种、温带落叶林树种、亚寒带针叶林树种的典型树种并引导班级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1)常绿阔叶林树种学生重点观察、讲解了香樟、桂树、石楠、八角金盘等常绿阔叶林树木的生长习
5、性、生态特征、分布地区等信息,总结其生态特征为常绿、多革质叶片等;分析其形成原因:常绿阔叶林树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的气候特征的影响下形成的。学生观察到常绿阔叶林树木地面上覆盖一层厚厚的枯枝落叶,说明常绿树木虽四季常青,但也存在落叶现象。学生将常绿阔叶林树种分布的气候区与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进行比较,把常绿阔叶林树种归为引进树种。观察季节为冬季,常绿阔叶林树种在校园整体上生长良好,郁郁葱葱。学生也观察到个别香樟树叶偏黄,校园内的香樟树的树干上裹上了白膜,对此产生了疑问。笔者引导学生从香樟的生长习性出发,结合其生长环境,并与学校所在的环
6、境比较,进行思考、交流。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了,香樟是引进树种,不是“当地树种”,校园所在地区的水热条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香樟的生长,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校园冬季气温低,较为寒冷,白膜起到保温作用,是为了香樟更好地过冬,降低冬季低温带来的危害;同时同学们看到白膜内水珠较多,白膜的作用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树干的水分,促进香樟的生长。(2)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学生重点观察、讲解了银杏、棒树、榆树、紫薇树等温带落叶阔叶林树木的生长习性、生态特征、分布地区等信息,总结其生态特征为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绿,秋冬季落叶;此时观察为冬季,学生看到的树木树叶已凋落;分析其形成原因:落叶阔叶林树种主要分布
7、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学校所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适宜。学生将落叶阔叶林典型树木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作比较,发现银杏、桦树、紫薇树等均为“引进树种,榆树为“当地树种,校园内“当地树种较少。学生理解了同一气候区但不同的区域其气温、降水等条件是会存在差异的,进一步理解把握区域的空间尺度。(3)亚寒带针叶林树种表3为学生代表讲解内容学生重点观察、讲解了水杉、柏树、五针松等亚寒带叶林树木的生长习性、生态特征、分布地区等信息,总结其生态特征为:树叶缩小为针状;分析其形成原因:亚寒带针叶林树种主要分布于亚寒带地区,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8、针状是为了抗寒抗旱。学生观察到水杉主要分布在校园鉴湖旁,应该是考虑到水杉喜湿润的特性;有几棵水杉离鉴湖有一定距离树叶已经落下,树枝光秃秃的,而在鉴湖旁边的水杉枝叶依旧繁茂,叶片颜色为黄色,特别明亮,应该是水分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学生将亚寒带针叶林树种分布的气候区与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进行比较,把亚寒带针叶林树种归为引进树种。2 .”当地树种和引进树种学生比较了常绿阔叶林树木、温带落叶林树木和亚寒带针叶林树木的数量,发现校园内常绿阔叶林树木较多,占比大;温带落叶阔叶林树木次之;亚寒带针叶林树木数量不多;学生总结校园以引进树种为主,当地树种稀少。学生思考校园树木的选择应该是考虑到了绿化效果和树木的多样
9、性,并且让冬季的校园充满绿色和生机。学生也提出校园绿化尽量选择当地树种,与学校环境效果适应;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乔灌草结合,绿化具有垂直层次,更好地利用校园空间,提高植被覆盖度;树种应该多样化。这样会不会使校园设计更加美观,绿化效果更好,更体现当地特色?3 .垂直结构与环境(气候)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到植被的垂直结构,并以香樟(乔木)、冬青(灌木)、沿阶草(草本)为例进行讲解;同时提醒班级其他学生学校树木是人工栽种,垂直结构具有人为性且较为简单,天然植被的垂直结构理论上更为复杂。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
10、成适应环境的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的理论知识。二、争当校园树木守护者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校园花草树木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愉悦情感,他们通过校园观察活动意识到要爱护校园,成为校园花草树木的守护人。图中举牌者为学生,其余为教师。学生选择校园中的一棵树进行守护,并在这棵树上挂上牌子,牌子正面介绍了树木的信息,背面是守护者的信息和寄语。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守护自己的树木,直至学生毕业。三、校园树木观察活动实施总结反思校园树木观察活动从观察前的准备到校园实地观察再到学生挂牌守护树木,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了情感,同时也收获满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学生分析理解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植
11、被的生态特征与环境(气候)的关系,包括植被的生态特征与环境(气候)的关系,植被的垂直结构与环境(气候)的关系,在活动中培养了地理实践力;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通过植被的生态特征和垂直结构指示、反映环境,引导学生把握环境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最后,学生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或意见并守护校园树木,清晰地认识到了作为校园小主人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培养了地理实践力。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第3-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第3-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第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研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180-18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研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83-8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研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