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教学内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节,学生通过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演出活动的乐器声等体验活动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缺乏比较系统的思考,那本节课内容就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奇妙的声音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1 .学生知道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2 .学生能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借助恰当的工具来观察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3 .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鼓、音叉、乒乓球、直尺、皮筋、小动物飞行翅膀发声视频(
2、动画)。四、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引入新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先跟老师做一个互动“跟着老师动起来工老师先来考考你,刚才跟着老师动起来的时候,都有什么地方发出了声音?生:拍手、肩脐、跺脚、拍桌子师:那么生活中你都听到过哪些声音?生回答。师:你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声音?真棒!你是一个细心爱发现的孩子。其实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婉转,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既丰富多彩,又美妙动听,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生:回答。师:真棒,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我们想要研究声音,首先要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一起律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3、提出问题。(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猜想。(学生可能有敲、拍、撕、打、喊、叫(随机板书)等不同答案,一些学过乐器的孩子也可能会对振动产生声音有所认识,但并不是太了解更深刻的原因)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你们勇于大胆的猜测真是好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一些简单的物体来研究研究。要研究声音的产生就要先来制造声音,看一看声音是被怎样制造出来的。(呈现材料:皮筋、钢尺、音叉、鼓)师:想办法利用桌上的材料,按照刚刚你们猜想的方法自己制造声音。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听好:要求
4、:L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2 .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的变化,并且做好实验记录。3 .实验的时候控制你们的声音大小,不要让你们的声音盖住了物体的发声。设计意图:通过“制造声音”的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三)自主探究,实验验证学生开始选材料分组进行研究。(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师:刚才同学们研究得非常投入,你们肯定会有很多的发现,下面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大家说一说各自的发现,台下的同学要认真听。看看其他人的发现和你们是一样的,用“表示出来,同学们再说各自的发现时不要重复。师:其他同学可以交流一下,说说和这些同学不一样的地方。
5、生交流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这些物体在发声时都在动,谁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师:科学上,我们把一个物体如皮筋这样在外力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这种运动称为振动。(板书:振动)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什么是振动,知道振动的概念。(五)进阶实验,强化认知师:同学们可能在想平时所见到的发出声音的物体并没有都在振动啊,是不是?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待会我们就可以解释你们所说的这些看起来似乎没有振动却发出声音的现象。1 .音叉试验。师问:听到声音了吗?那你看到它的振动了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既听到声音,又清楚看到物体的振动?2 .汇报实验结果师
6、:实验中不容易察觉的现象变得容易察觉这种方法在科学里“转化法”。师:我们知道音叉是因为振动而发出的声音,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声音就会停止呢?学生探究发现抓住音叉,声音就会停止,是因为音叉停止了振动。3 .总结。现在我们统一了认识,进一步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碰撞、摩擦只是引起振动的外因条件,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一些实验材料来验证不容易观察到现象,使无形的声音振动,有形可察,直观的看到声音振动的情形。(六)拓展知识,联系生活拓展:人类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现在再让我们看一下有些动物是靠什么发出鸣叫的。设计意图:拓
7、展学生思维,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今天我们学会借助简单的实验研究复杂的生活现象。也知道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的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关于声音还有很多秘密,我们可以像今天一样去进一步探索研究。让我们在一首动听的歌曲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五.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一验证总结,环环相扣、条理清晰。导入活泼新颖,教学中以歌曲韵律和生活中的声音导入新课,师生一起律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声音会怎样发出?让学生动手实验,做中研。教学中不仅妙趣横生,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重点、难点,播放声音发出时产生的不同振动的视频,使无形的声音振动,有形可察,直观地看到声音振动的情形。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新知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整节课教学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师生互动和谐融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让学生学习的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什么?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研究自己发现学习科学的方法并总结出来就会更精彩。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为自己的科学课堂增添更多有趣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