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2.docx
《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2.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二单元金秋时节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理解“石径、霜叶”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3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秋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
2、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2 .(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3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4 .释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二、探究新知(一)自学交流,感知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2 .边读边思考: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3 .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重点
3、提示:“径”,后鼻音,读jing,)(2)指名讲述诗句的大意,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二)理解朗读,领悟美1 .引导学习第一、二句。(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出示句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2)指名读,结合看到的景色,理解“寒山”“石径”“斜”“生”的意思。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石头小路。斜:曲折。生:产生,生出。(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练习串讲句意。师归纳诗意: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在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板书:远景)2 .学生自学第三、四句。出示句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理解“坐”“爱”“霜叶”“红于”。坐:因
4、为。爱:喜欢。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还红。(2)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诗人眼前是什么景象?(深秋时节的枫林晚景)枫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师归纳诗意: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红。(板书:近景)(4)结合插图。谁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三、总结拓展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外两首秋景诗。(板书课题)这两首古诗中,一首是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2 古诗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课时 _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