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公式集合.docx
《初级会计公式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公式集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18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会计实务公式:一、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二、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收入一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二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一)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二)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四、完工产品的计算公
2、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二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五、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X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X城建税税率六、资产负债表公式一)根据假设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二)根据有关总账所属的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三)根据有关总账及其明细账
3、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债券一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应付债券四)根据有关资产类账户与其备抵账户抵消后的净额填列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2、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3、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一坏账准备4、应收利息=应收利息-坏账准备5、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6、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一累计摊销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9、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一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包括待安装设备价值、工程用材料、工程用人员工资费用之和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根据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余额-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七、利润表公式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八、计提折旧方法一)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
5、=(I-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二)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I-净残率)预计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工作量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年折旧率到期前两年内平均摊销=年末净面价值-净残值)2四)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率=(固定资产各年初尚可使用年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各年数字之和)10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
6、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年折旧率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一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十、企业利润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十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税法计算公式大全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I-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组成计税价格
7、=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X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I-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I-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1关税完税价格+关税)(I-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X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会计 公式 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