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重音和节奏。2 .把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3 .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等方式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住在农村老家,清晨和傍晚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人到走到田野里散步。田野里有不知道尽头的河流,青青麦田,笔直的白杨树,我走在松软的黑色土地上,想到疫情正在侵害着这片土地,很多白衣战士正在与病毒做着顽强的斗争,我不禁泪流
2、满面,然后,我就想到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一刻,我与诗人共情了。这个诗人就是艾青,而他打动我的这首诗就是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学校决定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有三位同学都选择了我爱这土地,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选手,你准备怎么读这首诗,并请你准备三幅图片,作为朗诵时的背景,并说出这样配图的理由。(你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完小组合作解决上面任务。)1.生自由朗读、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老师巡回指导。4 .生展示朗读,并说出配图,阐述理由。预设:朗诵要注意把握诗的感彩
3、和声调,节奏分清,重音读准。本诗感情真挚、丰富,所以节奏要放慢,找准每句话的重点,突出重音。比如“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嘶哑”就应该重读,读出诗人对土地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这永远汹涌这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悲愤”要沉痛缓慢,表现出人民心目中的悲愤之情最后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要读出诗人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爱得深沉,四个字要缓慢,重读,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在此过程中老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男女对比读,小组对比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预设配图:生1:河流、土地、鸟、风。生2、3:上个世纪30、4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众苦难的画面,民众抵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爱这土地 土地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