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改进 论文.docx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改进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改进 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改进摘要:中学化学中,凡涉及有毒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造成学生谈毒色变,不利于学生通过实验事实对知识的获取。本系列实验改进为学生对含氮化合物的循环认识,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实验事实依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关键词:铜,浓、稀硝酸,相互转化,实验改进一、问题的提出1.鲁科版的实验设计2019鲁科版新教材在必修第一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3节氮的循环中对于铜与浓、稀硝酸的的实验设计(如图1),分成两次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复杂;铜与硝酸反应后,不能及时分离,反应过程无法控制;铜与硝酸
2、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尾气处理方案,但是提出了可以使用试管、注射器以及U形管处理尾气,为实验创新提供了思路。教材中还设计了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相互转化的反应(如图2),该实验设计理论上可行,也更加注重了环保意识,但是实际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先制备一氧化氮气体,因为空气中氧气存在,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会迅速转化成红棕色,干扰实验的判断。以上四个实验分次进行,虽然反应过程复杂,但是切实体现了“素养为本”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对含氮化合物的循环认识,提供实验事实依据。ffil图22.人教版的实验设计用SdO二化水的次图3图12019版人教版新教材的实验设计(如图3),虽然解决了反应可控的问题,
3、但是在进行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相互转化的实验时,一氧化氮的制备也很难实现,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效果不好,有毒气体会溢出,污染空气。3.苏教版的实验设计2019版苏教版新教材的实验设计(如图4),通过一个装置可以完成铜与浓、稀硝酸以及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虽然操作步骤简单,但是反应过程也无法控制,试管内有空气存在,影响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的判断,实验结束后,在处理集气瓶内的尾气和拆除反应装置的过程中有尾气泄露,污染空气。二、实验改进过程基于以上实验设计的分析,提出大胆的假设: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可以尽量的赶出空气,一次性完成铜与浓、稀硝酸;以及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反
4、应,而且操作步骤简单、反应现象明显,绿色环保。1 .实验改进一、铜与浓硝酸反应以及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2/2图5该装置(如图5)由1个塑料三通阀,2支注射器组成,装置微型一体、操作简单、节约药品、全程密闭、安全环保、现象明显。可以完成铜与浓硝酸反应以及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实验过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三通阀的旋塞,分别拉开2、3号注射器的活塞,若注射器的活塞能够复原,证明气密性良好。(2)在装置2的2号注射器中装入铜片备用。实验L二氧化氮的制备实验向装有铜片的2号注射器中吸入ImL浓硝酸,连接好装置,观察2号注射器内的实验现象(如图6)。将2号注射器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系列实验改进 论文 硝酸 反应 系列 实验 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