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 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在反复朗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2 .分析文章运用的论据,体会多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难点)3 .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她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为之感动。敬业与乐业虽是梁启超在七十多年前所写的,但在帮助我们如何做到“敬业奉献”上,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设计意图
2、:有针对性地由学生实际生活导入,便于学生很快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二、自主学习一:回顾知识,预习检测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2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有在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名著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道理论据:主要是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3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4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1)引论-一开宗明义,明确论点。(2)本论-运用论据,分析论证。(3)结论-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2 .理解词语意思。设计意图:从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等多方面入手检查预习情况,为上好本
3、节课做准备。三、自主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1.本文主要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独学)敬业、乐业3 .本文哪句话揭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独学)“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生的不二法门。4 .本文结尾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殷切希望?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5 .理清结构:(对学)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层次清晰。文章的题目给大家亮出了作者的观点,敬业与乐业。文章开头给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别谈论三个方面“有业之必须要”“要敬业(什么是敬,为什么要敬,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敬业与乐业 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敬业 乐业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