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读民生之病苦,悟诗人之情怀一一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学情文本】卖炭翁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艰苦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八年级学生有一定古诗学习能力,能初步品味作者感情,能赏析浅显的诗句,但在炼字品句,感悟意蕴的方法上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掌握了朗诵诗歌的基本方法,但容易流于文字表面,并不能通过
2、诵读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感,老师应该加强诵读指导,通过示范诵读和方法学习,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感受卖炭翁遭遇之苦,深入思考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2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控诉。【教学流程】一、导入:猜谜语出示:生在深山长在林,入了古洞烟火熏。三魂六魄上天去,剩下骨头驱严寒。(打一物)从这个谜语我们知道,要烧制出御寒取暖的木炭真是来之不易。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烧炭的老人,他辛辛苦苦烧出的一千多斤的炭被人当街抢走了,这场悲剧的幕后黑手是谁呢?让我们翻开课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卖炭翁,感受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人生。二、诵读诗歌,整体感
3、知(一)三读诵诗歌1 .读准字音:强调:辗、敕系等字的读音与字形2 .读好节奏:讨论诗的停奏:七言句为主,四三式,二二三式。3 .读清韵脚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发现与用韵上与以往读过的诗有什么不同?古体诗:押韵自由灵活,可以换韵。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体诗。虽辞为乐府,已不被声律。出示:朗读小锦囊:如何读好韵脚?平声韵要读得悠长,入声韵要读得有力铿锵。如:平声一一翁、中、单、寒;要读得悠长。入声一一色、黑、食、雪、辙、歇、敕、北、得、直;要读的急促。朗读任务:学生配乐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清韵脚。(二)抓线索理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情节,以“炭”为线索,写出小标题。预设:讲了卖
4、炭翁烧炭、运炭、本想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烧炭-运炭一抢炭三、品味语言,赏析人物(一)卖炭翁1 .古代的文学作品总是“即事抒情”,白居易在描绘卖炭翁这一形象时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这种情感?明确:“可怜”一词,这是作者对卖炭翁最鲜明的情感表达。2 .作者又是如何展现其“可怜”的呢?活动:学生细读文本,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卖炭翁的具体语句和关键词,品味“可怜二1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预设:年岁已老,伐薪烧炭环境恶劣、路途遥远、劳动艰辛。出示补充材料1:烧炭是一种很古老的制作木炭技术,先将砍来的木头对方在土炉中,然后将土炉封死,隔绝氧气,土炉下面用火烤烧,将土炉中的木材炭化
5、后就形成木炭了,古代的土方法一炉的能烧制的木炭有限,木炭千余斤,要烧很多炉。补充2: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山林密布,人迹罕至,距离长安城45.5公里。点拨:烧炭过程极其辛苦,山深林密,人迹罕至,距离长安城南四十多里远,老翁不仅烧炭辛苦,往返路途更辛苦。你觉得重读哪个词可以读出他的艰苦?预设: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一一2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预设:外貌描写,特写镜头,黑白对比,年高劳苦,令人心酸。颜色词的鲜明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真可怜。3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思考:照常理来讲,“衣正单”应当“怨天寒”,而老翁却“愿天寒”,为
6、什么?讨论后明确:寒冷的雪天却身着单衣,一个“正”点出了老翁的贫困。而老翁却“愿天寒”,希望天气再冷一些,目的是为了把炭卖个好价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身上衣裳口中食”来维系生计,生活才有着落。一“忧”一“愿”将老翁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衣正单”的现实与“愿天寒”的心理活动两相对比,使老翁的形象更加悲苦可怜。朗读指导: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后一句读出叹息的语气,语调低沉。卖炭得钱/何所营?t身上衣裳/口-中-食。I可怜/身上/衣一一正单,心忧/炭贱/愿一一天一一寒。4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曰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突出卖炭翁运炭环境极其恶劣,运炭过程非常艰苦,突出
7、路途中的“可怜朗读指导:这句诗写天气如他所愿,极其寒冷,应该读得高兴些,语调上扬;“辗冰辙”应该读得沉重些。“夜来城外一尺雪,t晓驾炭车/辗一一冰一一辙一一”唐朝集市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日中为市”,就是只能在中午开始贸易。须午时(11时)一刻,击鼓三百下后,才能入市交易。同时,在此交易的人络绎不绝。卖炭翁天不亮就从南山出发,牛没喂草,人没吃饭,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八九点钟赶到长安城东市南门,提前两个多小时在等着,强忍饥寒的卖炭翁已经精疲力竭,就地在泥中歇息。可见卖炭翁用卖炭的钱换取“身上穿的衣服口中食物”的心情多么迫切,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卖炭翁被生活所累的艰难形象。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牛困/人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卖炭翁 第24课 唐诗三首 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4 唐诗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