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总体设计标准.docx
《城市综合管廊总体设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管廊总体设计标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团体标准T/CMEAXX-202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总体设计标准Standardforgeneraldesignofurbanutilitytunnel(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3-XX-XX 实施2023-XX-XX发布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发布1总则1.0.1为适应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及地下空间,规范综合管廊总体设计主要技术标准,保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文件。1.0.2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总体设计。1.0.3综
2、合管廊工程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效益。1.0.4综合管廊工程总体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总体设计overalldesign在统筹综合管廊内部空间,协调综合管廊与其他地上、地下工程关系的基础上,对综合管廊的布局、管廊本体、附属设施等进行的统一部署和规划设计工作。2.0.2综合节点MultipurposeNodalWells能够兼顾人员出入口、安全出口、吊装口、通风口、管廊交叉口、分支口、变配电所、监控中心连接通道等构筑物中两种以上功能的复合节点。2.0.3综合管廊定测线UtilityTunn
3、elPositioningLine为便于综合管廊平面定位设置的其主要定位基准线。2.0.4端头节点井(端头接驳井)Endnodewell在主管廊或分支管廊端部设置的用于管廊内部管线与外部直埋管线或管沟相衔接的构筑物。2.0.5管廊交叉口Pipegalleryintersection位于不同方向的两条管廊交叉部位,能够实现各条管廊内管线、附属设施等衔接的构筑物。3基本规定3.0.1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供热、气动垃圾输送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其中500KV及以上超高压电力线、雨水、污水管道入廊宜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及技术经济分析。3.0.2综合管廊总体设计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依
4、据。3.0.3综合管廊总体设计应与城市工程管线统筹协调,满足城市工程管线使用要求。3.0.4综合管廊总体设计应满足综合管廊本体及城市工程管线运营维护要求。3.0.5综合管廊工程总体设计应与地下管线、地下空间、地下交通以及城市环境景观等相关城市基础设施衔接、协调,并兼顾人民防空需要。3.0.6综合管廊的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均应采用与城市一致的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3.0.7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的标准规定。4空间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综合管廊宜在道路的规划红线范围内建设,综合管廊定测线宜与道路、铁路、轨道交通、公路中心线平行。4.1.2 综合管廊穿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5、铁路、轨道交通、公路时,宜垂直穿越;受条件限制时可斜向穿越,最小交叉角不宜小于60。4.1.3 综合管廊管线分支口应满足预留数量、管线进出、安装敷设作业的要求,分支配套设施应同步设计。4.1.4 综合管廊宜与沿线道路下方规划的地下道路、轨道交通、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开发、雨水调蓄设施、大型市政管线等工程协同设计。4.1.5 综合管廊穿越轨道交通、铁路、桥桩、重要市政管线(渠、沟)等重要地下设施时应进行专项论证。4.1.6 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安全出口、吊装口、通风口、分支口等节点平面布置应根据管廊的分类形式、运营维护要求、周边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同时兼顾周边交通、环境及景观要求。4. 2平面
6、设计4.1.1 综合管廊平面位置应根据周边用地规划、开发强度、道路横断面、管廊功能、支线接出需求、轨道交通、地下管线及地下空间利用等因素确定,协调相对位置关系,减少相互交叉,优化平面布局。(1)干线综合管廊宜设置在机动车道、道路绿化带下。(2)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宜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3)综合管廊宜布置在支线接出需求较多一侧,并与其他地下工程的位置相协调,避让现状市政管线,减少与重力流管线的交叉。4.1.2 综合管廊平面线形宜顺直,减少弯折点,转弯半径、转弯角度应满足各类管线转弯半径以及人员、检修车通行,管道、管件等运输空间要求。4.1.3 综合管廊与相邻地下管线及地下
7、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相邻构筑物性质确定,且不得小于表4.2.3的规定,受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时,应经过专项论证,采取加固措施,保证工程可靠性及安全性。表4.2.3综合管廊与相邻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施工方法相邻情况明挖顶管、盾构暗挖综合管廊与地下构筑物水平(并行)净距1.0m综合管廊外径综合管廊外径综合管廊与地下构筑物交叉净距2.0m2.0m综合管廊与地下管线水平(并行)净距LOm综合管廊外径综合管廊外径综合管廊与地下管线交叉净距0.5m1.Om1.0m4.1.4 综合管廊出地面附属构筑物应统筹整合设置,减少出地面构筑物数量;出地面附属构筑物宜布置在绿化带内或与周边建(构)筑物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综合 总体 设计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