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变得自律这是家长唯一正确的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要孩子变得自律这是家长唯一正确的路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想要孩子变得自律,这是家长唯一正确的路径!想要孩子能够自发、主动地去做某些事情,尤其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自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也会关注孩子的自律问题,尤其是进入假期后。那家长要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所谓自律,其实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本质上属于行为。想让孩子变得自律,家长一定要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行为规律。具体要怎么做呢?其实就是三件事情:放手、心稳、夸。这三件事家长必须都要做到,因为这是唯一正确的、符合认知行为规律的路径。最容易踩的几个坑在让孩子变得自律这件事情上,有一系列家长容易踩的坑。首先就是家长会控制孩子,比如会给孩子安排时间表,时间、任务都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2、但孩子真的会照做吗?他能做好吗?让他自己去做的话,孩子的实际行动是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安排来的,能做到一半就很了不起了,有些孩子甚至干脆不做。为了让孩子能够做到,家长会去监督孩子,到什么时间了就催他去做什么,然后在旁边看着。有些家长还会根据孩子的执行情绪给予奖励或惩罚。家长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变得自律,但结果呢?孩子反而变懒了,变得踹一脚走一步、不踹就不动;而且亲子关系也在不断变差,孩子变得特别叛逆。小学孩子的家长几乎百分之百会踩这些坑,还不自知。而踩了坑之后的高年级孩子的家长,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家长越努力、越不幸。那为什么这种方法不行呢?因为这是违反孩子的认知行为规律的。这种方法叫他律
3、,而他律不可能让孩子有自主的行为、变得自律。那符合规律的做法是什么?真的想让孩子变得自律,家长唯一正确的路,就是做好放手、心稳,、夸这三件事情。任何一件没有做到位,家长都无法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自主是自律的前提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放手。放手的目的是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信任。放手不是不管孩子,也不是放弃或放纵孩子。有自主权,这是孩子变得自律的重要前提条件。孩子的事情能够自己说了算,他要不要学、什么时候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能够由他自己决定,他才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人的认知行为规律就是这样的,只有自己说了算的事,我们才会当成自己的事,才会想着主动、把它做好。否
4、则就会觉得是在帮别人做,然后就会很容易出现懒、拖拉的表现。家长一开始放手的时候,孩子很多事情做不好,这是很正常的,这就是孩子试错的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经历了试错,他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改正。因为人的认知来源于自己过去的经历。如果孩子没有去经历、没有试错的过程,你给他讲方法、讲道理,讲再多他也听不进去,就算听了也改不了。放手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趁早,等孩子大了再放手,试错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孩子小的时候就经历了试错、经历了真实的成长过程,这对培养他的心力和反思能力也是有帮助的。遇到困难不会逃避孩子有了自主权就会主动去学习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一定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而有些孩子
5、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他只会选择逃避。那什么样的孩子才会直面困难、主动学习呢?第一点,就是孩子不害怕失败,不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就会受到伤害。害怕失败的孩子是不可能积极主动的。那如何让孩子不怕失败呢?家长要做的就是心稳。当孩子做不好、失败时,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用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犯错的过程。那怎么做到心稳呢?最核心的点,就是家长要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去面对孩子的问题,调节自己的情绪。什么叫成长型思维?就是用积极的眼光去看问题。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决定我们的情绪。如果家长觉得失败是毁灭性的打击,面对孩子的失败时就一定会焦虑;当家长能够把失败当成成长的机会,保持心稳就会很容易。想要孩子能够直面困难,第二点就是孩子有足够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哪怕他现在确实做不好,但他依然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这份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想让孩子有自信,家长要做的就是多夸孩子。怎么夸呢?家长要用成长型思维,去发现孩子在行为、认知或情绪方面的进步,然后夸孩子做事时的过程、细节、事实。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本质上属于行为。想让孩子变得自律,家长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行为规律。违反规律的家长只会越努力、越不幸。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心稳、夸这三件事。放手的目的是给孩子自主权,这是自律的前提。心稳和夸,是为了让孩子面对困难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