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自发性再通致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神经内科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自发性再通致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自发性再通致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神经内科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自发性再通致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病史,均未正规治疗。1个月前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就诊当地医院。入院后急性查头颅CT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同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左侧颈内动脉闭塞。住院期间每日予阿司匹林片100mg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托伐他汀片IOmg降血脂稳定斑块以及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15d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本次患者为行右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于2014年8月就诊本院。入院时患者除遗留左侧肢体肌力减退(上肢肌力瓜级,下肢肌力11I级)外,无明显阳性局灶性神经症状及体
2、征。本院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进一步证实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约90%(图1A),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图IB,lC)o头颅磁共振扫描显示:右侧大脑基底节区新鲜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实质未见缺血梗死灶。排除手术禁忌后,患者于入院第3天行经皮右侧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DSA血管造影证实左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图lD)o支架植入术过程顺利,术中共计使用普通肝素4500U。围手术期及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d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患者每日口服阿司匹林片100mg.氯此格雷片75mg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托伐他汀片IOmg降血脂稳定斑块,同时给予口服降压药物降压治
3、疗。CAS术后1个月,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再次急诊就诊本院。入院查体显示:患者右上肢肌力11级,右下肢肌力皿级,左侧肢体肌力较前次住院无明显变化。复查颈动脉CTA显示:原右侧颈内动脉支架位置良好,管腔通畅(图2A)。左侧颈内动脉再通,管腔呈重度狭窄,狭窄率约90%(图2B)o头颅磁共振显示:左侧额叶多发新鲜梗死灶(图2C)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左侧急性脑梗死为左颈内动脉自发性再通引起斑块脱落所致,建议患者1个月后行左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但患者拒绝。故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继续药物保守治疗。目前患者随访16个月,未再发脑卒中及TIA。讨论目前,对于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发生率和流行病学特征的认
4、识非常有限。根据一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发生率约为6/100000,而无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发生率目前仍不清楚。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因为对侧颈动脉狭窄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包括本例)。而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则会增加未来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甚至引起致死性卒中。根据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闭塞同侧年卒中发生率约为2.5%,对于伴有脑血流动力学损害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可高达L5机而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年卒中发生率则更高。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段颈内动脉闭塞后自发性再通常见,文献报
5、道的急性期内自发性再通率1%S67%不等。同时,源于外伤性或自发性动脉夹层的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急性期内自发性再通的比例约为68%,3个月内再通比例甚至高达85%o然而颅外段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自发性再通临床罕见,自1958年Lehie首次报道这一罕见临床现象起,目前文献仅有零星个案报道。文献报道的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自发性再通病例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性且再通多发生于急性期,多因影像学检查(如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CTA)偶然发现。而像本例患者这样迟发性再通且引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病例报道极少。目前唯一一篇报道颅外段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自发性再通的长期随访研究3报道的自发性再通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 性颈内 动脉 闭塞 自发性 再通致 急性 脑梗死 病例 分析 专题报告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