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训练8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规范训练8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时标准训练卷(八)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高考经典题)以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答复下题。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解析:在5时和20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出现了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受阻,大气比拟稳定。答案:A(2019商丘模拟)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达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以下图,完成23
2、题。2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3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第2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第3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答案:2.3.C(2019烟
3、台模拟)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45题。纬度(N)64504030200可能总辐射(W/)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w11O54.471.798.2120.8132.7108.84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5 .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4、射多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B.C.D.解析:第4题,根据表格数据,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洋流与可能总辐射量变化规律之间没有相关性。第5题,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低纬度高,中高纬度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虽然白天时间长,但是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云层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答案:4.5.D(2019岳阳质检)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以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
5、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67题。6 .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处为陆风B.处盛行上升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D.处更易形成降水7 .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8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解析:第6题,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为下沉气流;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第7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答案:6.D7.C(2019河南六校联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答复
6、89题。9 .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10 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第8题,在近地面附近乙地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其为低压,气温较高,空气密度较小;甲地的等压面向上凸起,说明是高压,气温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同理可判断出在高空的同一高度,丙地的气压较高,丁地的气压较低。第9题,在近地面M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风(要注意图中的指向标)。答案:8.D9.A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
7、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那么越小。据此完成10-11题。11 .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那么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12 .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互析:第10题,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水,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图符合题意。第11题,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根本与等压线平行,该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因此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南方。答案:10.AILB二、非选择题(共56分)13 .读世界某
8、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答复以下问题。(30分)(D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6分)A.55hPaB.50hPaC. 45hPaD.40hPa(2)此日,0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3)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6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最大气压差存在于D、Q之间,D点位于太平洋上,Q点位于亚欧大陆上,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第(2)题,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由图中等压线可以看出,P地等压线比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且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第(3)题,
9、P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大气,而Q地为高压,多晴朗天气;P地为海洋,水的热容量大于Q地陆地的热容量。答案:(I)B海陆分布导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P地等压线比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地位于海洋,摩擦力小于O地。(3)Q地P地受低压影响,多阴雨天气,云层白天削弱太阳辐射,晚上起保温作用;Q地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P地位于海洋,Q地位于陆地,海洋热容量较大。13.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夭(晴夭)6:00至18: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0、以下问题。(26分)材料一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下垫面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
11、系与原因。(9分)(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9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可判断出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的吸收率与小区温度变化的关系。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的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利用该原理可分析出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得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空气的流通可带走一局部热量,风速越大,热岛强度越不明显。第(3)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但必须与实验小组研究成果有关。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外表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防止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