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抱怨是一种病.docx
《赵姨娘:抱怨是一种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姨娘:抱怨是一种病.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她看着周围,看到的都是富足和奢侈,看久了,都变成了怨气和戾气。红楼梦中有很多命苦的、活得不容易的女人。比如刘姥姥,多年守寡就守了一个闺女,连个接香火的儿子都没得。有无儿子在当时很重要,刘姥姥这种在当时也算“绝户”,幸好女儿女婿肯养她,不至于老无所依。她七老八十了,还得为女儿家的生计奔走,但刘姥姥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像一棵长在贫瘠土地上的斑驳老树,很努力的生存着。我们并未见她抱怨什么,面时荣国府的富贵,她很坦然地说:“依我们倒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只是吃不起”,是一种很真实的陈述,语气淡得像在议论天气,没有半点因“吃不起而产生的自惭形秽。她羡慕需贵,但也不怨恨自己的贫穷,而是尽了自己的努力来改善
2、贫窘状况,哪怕改善一点也好。再比如后廊上的五嫂子。她倒是有个儿子贾芸,但是日子也不好过。五嫂子早年死了丈夫,她娘家兄弟卜世仁生怕被拖累,躲者她母子,一点不肯给予援助。她独自养大了芸儿,内中艰辛可想而知。但这个寡居的女人三从四德地过着穷日子,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好像也从不抱怨什么。贾芸为找份差使在外奔波,回家后,他母亲停下拈线,也只是说这么一句:“留的饭在那里。儿子不多说,她也不再多问,也不对儿子的行踪指手画脚。她从不埋怨儿子无用,抱怨自己多苦多难。若和这两个女人比起来,赵姨娘上半辈子都抽了上上签。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也是贾府的仆人,负责跟贾环上学,基本可以说明赵家是合家子在贾府的,赵姨娘也是和鸳
3、鸯一样的家生女儿。Y鬟是吃青春饭的,她们到了一定年龄就要放出去配人,此后,再也没人叫她们的名字,就被称为“XX家的:赵姨娘的运气显然更好,她被当时的二爷贾政看上,做了姨娘。可以说,做贾政的女人是很有安全感的。当时的贾政是青年公子,最喜读书,大有祖父遗风。而且贾政这个人作风过硬,除了正配,一辈子只有周赵两位姨娘。而正室王夫人又是个讲规则的人。王夫人甚至为凤姐的嫉妒名声深深忧虑,所以她自己断不会出现同等状况。好运气要来的时候,真是挡都挡不住。贾政总共就那么两房侍妾,周姨娘偏偏没有生育,而赵姨娘接连生下了探春和贾环,儿女双全,得天独厚。赵姨娘的前半生,简直可以做一部书的女主角,是个成功的范例。然后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姨娘 抱怨 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