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管理办法3-8-16.docx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管理办法3-8-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管理办法3-8-16.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以下简称“日间照护机构”)管理,促进本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日间照护机构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基本涵义)本办法所称的日间照护机构,是指为社区中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其他生活自理困难的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日间托养服务的机构。第四条(基本原则)日间照护机构建设、管理和发展坚持需求导向、照护为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放开市场、建管并举的原则。第五条(管
2、理职责)市民政局负责推进本市日间照护机构的发展,做好行政指导和监督管理。区民政局负责推进辖区内日间照护机构的规划建设,做好行政指导、业务管理等工作。第六条(行业自律)鼓励日间照护机构加入相关行业组织或成立行业联合组织,开展自我服务和管理。第二章设施建设第七条(规划要求)日间照护设施建设应当按照本市和区的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落实。新建居住区应当配套建设日间照护设施;已建居住区的日间照护设施建设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建设标准的,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进行建设。第八条(布点要求)日间照护设施按照人口数量及服务半径合理布点,均衡覆盖城镇和农村社区。一般可以按照每1.5-2万人口设置一处,中心城区老年
3、人集聚度较高的地区,服务半径以IOOO米左右为宜。农村地区可结合村的范围、服务人数等因素合理设置。第九条(面积要求)单独设置的日间照护设施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200平方米,郊区可以适当增加建筑面积。第十条(功能区域)日间照护设施应当按照本市相关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实际服务需求,设置以下功能区域:(一)生活服务区域,用于休息、就餐及生活照料。提供助浴服务的,应当设置洗浴间。(二)保健服务区域,用于基本康复训练、心理保健服务、简单医疗服务。(三)公共活动区域,用于阅览、娱乐社交活动。(四)服务保障区域,用于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第十一条(共享设置)日间照护设施可与其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共享场地的方式综
4、合设置。共享场地综合设置的日间照护设施应当确保功能区域完整,有独立的休息服务区域,总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400平方米。第十二条(相关要求)日间照护设施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设施等,配有与服务功能相适应的无障碍设施、技防、照明、防滑、紧急呼叫、卫生消毒等安全防护设施。第三章机构运营与服务规范第十三条(机构举办)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主导作用,加快发展日间照护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或者运营日间照护机构。日间照护机构可以依法登记为社会服务机构或者企业,或者通过协议方式,委托具有从事养老服务能力的机构管理。日间照护机构提供助餐、医疗等服务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消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老年人 日间 照护 机构 管理办法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