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院医疗机构“改善就医体验”工作方案.docx
《2024医院医疗机构“改善就医体验”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医院医疗机构“改善就医体验”工作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院医疗机构“改善就医体验”工作方案【精选3篇】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强化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根据县卫计委“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改善就医体验”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以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为核心,持续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提档升级,集中精力解决医院规范快速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优化就医环境、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建设现代医院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人性化服务。二、组织体系成立“改善就医体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组织、协调、监
2、督、落实和整改提高,同时,为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XXX同志任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改善就医体验”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负责组织监督活动方案和推进计划的执行及效果评价。三、活动内容通过开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达到改善群众就医等待、诊疗、环境、费用体验的目标。(一)聚焦等待体验,提升就诊效率1.全面实施预约诊疗。医院要全部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到2024年,医院住院预约诊疗率达到30%以上,患者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停车等医疗相关流程的预约服务,提
3、高就诊便利性。2实现分时段预约。医院开通分时段预约,通过精细测算就诊时间,不断提升预约就诊的精确度,力争预约时间精确到30分钟,患者平均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3 .加强门诊号源管理。进一步推进医院院内号源池与全市预约诊疗系统号源池的自动对接,并根据就诊量变化科学精准调整各挂号渠道号源投放量,合理设置号源间隔时间,提高预约精准率。加强退号与爽约管理,推进建立退号候补机制,提升号源使用效率。4 .优化挂号及就诊服务。积极推广通信行程卡与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多码融合”,医院优化工作流程,在重点科室候诊区域应用电子叫号系统,优化二次分诊,方便患者就诊。2024年底前,医院支持身份证、居民
4、电子健康码、社会保障卡等多种形式挂号就诊。5 .推行入出院“一体化”服务。医院积极设立住院准备中心,实现“5+X”服务,即统一办理入、出院结算,统一调配全院床位,统一预约检查检验,统一提供出院带药服务,统一组织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在病区或住院部提供出院赛用结算、出院小结和自助发票打印等便利服务,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6 .加快推进智慧服务。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将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提供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床旁结算、诊间结算、移动支付、门急诊病历自助打印和检验结果、就诊项目、医疗服务费用查询等线上服务。鼓励开设互联网医院,提供互联网诊疗、就医咨询、送药到家等服务,减少患
5、者排队挂号、缴费等候时间。(二)聚焦诊疗体验,提升诊疗水平7 .提高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2022底前,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8 .探索日间手术服务。医院积极开展日间手术试点,逐步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2024年底,探索建立日间手术中心,积极拓展日间服务的病种和服务类型,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9 .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健全基于“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
6、络,开通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高质量。2024年底,城市地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农村地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服务半径不超过30公里。10 .扩大优质护理延伸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慢病管理等服务延伸至家庭、社区,逐步实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加快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积极开设家庭病床,扩大老年护理服务供给,不断满足老年人群健康服务需求。IL拓展药学服务范围。积极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总药师制度试点工作,加大药师配备力度和培训力度,围绕患者需求和临床治疗特点开展
7、专科药学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开设药学门诊、发展居家社区药学服务和“互联网+药学服务”,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用药信息和药学咨询服务,开展个性化的合理用药宣教指导。12 .提升医疗安全质量。以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为抓手,聚焦心脑血管和肿瘤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病案质量和医院获得性事件等医疗管理领域,以及静脉输液率等问题比较突出的诊疗行为领域,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系统改进工作,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13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医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
8、诊疗等模式。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满足患者中医医疗服务需求;鼓励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鼓励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三)聚焦人文体验,提升行业形象14 .建立医务社工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务社工部门,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15 .深入开展医患沟通。医疗机构每半年开展一次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增强医患沟通意识和能力,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规范、深入开展医患沟通工作,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医院 医疗机构 改善 就医 体验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