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定级及验收工作方法程序.docx
《林地定级及验收工作方法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地定级及验收工作方法程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林地定级及验收工作方法程序1定级技术方法公益林(地)定级采用修正法,商品林(地)定级采用因素法。2定级技术流程林地定级技术流程如下:a)建立林地定级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b)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外业调查,并整理、量化;c)划分定级单元;d)计算各定级单元综合分值;e)初步划分林地级别;f)验证、调整定级初步结果,落实级的边界;g)编制林地定级成果。定级工作程序与要点2. 1编写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a)林地定级区域和范围;b)工作程序、技术路线和方法;c)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d)组织领导和人员安排;e)工作进度和经费预算;f)预期成果。2.2 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相关
2、资料并作整理。资料收集清单见附录A的A.2o工作资料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现有资料数据根据林地性质、来源和全国自然资源分等定级分区,进行统一编码和分类,妥善保管,在定级工作结束后,存入档案;b)对不能满足定级工作要求的资料做好记录,以便进行外业补充调查;c)对定级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定级的工作需要,逐项分析定级单元的各项指标及定级指数;d)资料数据有多个来源的,经实地验证后,保证有效性和时效性的前提下,选择精确度相对较高的。2.3 外业补充调查2.4 .1调查范围与对象在林地定级工作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可开展实地调查,完善数据。调查对象为生产力、功能因子、地形、土壤、运输条件、经营水平等。2
3、.3.2调查方案设计补充调查的路线宜穿越所有需要补充资料的定级区域。在选定的路线上,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样点设置,在因素特征变异明显的地带可加密布点。调查中,可实地调查或会同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地定级单元的生态因素、特殊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等进行定性描述,作为定级验证或成果检验的参考。2.4内业处理2.4.1划分定级单元和编制定级单元图定级单元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的林地图斑,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的林地图斑不满足定级要求,可采用网格法、叠加法、图斑法进行细化。定级单元图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林地定级单元的确定情况,公益林(地)和商品林
4、(地)界线以及能够反映林地级别评定的基本空间情况。主要的编制要素包括定级单元、定级单元编号、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等。2.4.2确定定级指标体系根据各地实际需求,酌情选择备选指标,确定适宜的定级指标体系。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现状林地分别进行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定级,其定级指标体系宜符合附录F的F.1的规定。2.4.3确定定级指标分值林地定级指标分值确定方法宜符合附录F的F.3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地方平均水平与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定级级别指标分值划分标准。2.4.4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等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
5、权重确定方法按照附录C的规定。6.5.4.5计算各定级单元分值公益林(地)采用修正法计算定级单元分值;商品林(地)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定级单元分值。定级单元分值计算方法按照附录G的规定。6.5.4.6确定级别划分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等间距法或总分频率曲线法、总分数轴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划分适宜的林地级别,级别数量以310级为宜。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分别定级。2. 4.7级别验证、调整与确定通过对总体进行分析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级别划分结果进行验证与调整,确定级别划分结果。林地级别的调整与确定除了符合林地定级相关原则外,还需要考虑管理需要。林地级别的调整和确定按以下原则进行:a)林地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地 定级 验收 工作 方法 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