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提高深度思维论文.docx
《问题引导提高深度思维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引导提高深度思维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问题引导提高深度思维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知识深度加工、意义建构和深度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真正的深度学习,应该是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适时的诱导、引发,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以六年级下册选择购物方案教学为例,促销活动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作为商家,关注的是生意的成本和利润;作为消费者,关注的是优惠力度的大小;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关键词:引导,思维,问题导向,本质,解释运用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一、问题导向:以教材
2、为载体,盘活思维。我们的教学绝非仅仅按部就班地复制教材,当教材与数学的本质结构有距离时,如果能有更好的体现知识结构的载体,教师可以尝试突破教材,适当重组,设计出形式活泼、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改编不是为了求新求异,而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抵达数学的本质。1 .以疑引思,变“静态为动态。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静态的,如果教师能动态地呈现素材,也就是设计出能激发思维、引发认知冲突的好问题就更好了。其实,对于有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只需把问题或部分信息隐掉,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转化成一个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把过程做灵活生动、做深刻。2 .放慢过程,变急进为渐进。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安排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3、自主探究,从积累经验的角度明晰解题过程,遵循渐进原则,把每个环节做扎实,真正落实以问题的思考力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整体顿悟。二、对比再疑,变浅显为“深入。很多时候,教材上的例题看似很简单,学生掌握得也不错,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1/2还是会碰到各种障碍。笔者认为,在解读教材中,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以思维为抓手,挖掘每一个学习材料的价值,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明确应该教什么。例题的呈现,有时受教材篇幅的限制,编排比较精简,过程比较压缩,并没有把教学过程完全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开发并进一步聚焦重点问题,让学生在“对比后再起疑,从而抽象出数学知识,拓宽认知。比如教材上有这样的对话:
4、看起来每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差不多了。起初,笔者觉得通过举原价598元和602元,让学生感受一下原价很接近,但在两个商场实际支付的钱会有显著差距。而笔者查阅教师用书后,里面提到商品的价格比整百数多的时候,越接近于整百数,两者的优惠力度越接近;而商品的价格比整百数少的时候,越接近于整百数,两者的优惠力度差别越大。那怎样让学生感受到优惠力度是有渐进的差别呢?一番思考之后,笔者启发学生再疑:“对于上面的研究,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觉起疑:“原价非整百元的时候,五折与每满100元减50元,这两种促销方式会有着怎样的差距呢?问题1:以原价602元和698元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问题 引导 提高 深度 思维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