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管意外拔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docx
《T管意外拔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管意外拔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T管意外拔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案例回顾1 .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70岁,主因半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上腹疼痛,加重三天,出现全身黄疸伴瘙痒、恶心、食欲下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经急诊科步行收住肝胆外科,患者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一般,既往有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护理查体:T为36.5,P为76次/分,R为18次/分,BP为11776mHg,营养状况良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理状态正常,自理能力评估50分,疼痛评估3分,患者表示可时受。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胆管癌根治术,术后带有胃管、尿管、T管、腹腔引流管、皮下引流管,术后给予患者一级护理,禁食、水,为抗炎保肝支持治疗。2 .事件发生经过:患者于
2、术后第七日凌晨4:00自行咳痰时,腹压增高,感觉疼痛剧烈,突然用力坐起不慎将T管抻出。值班护士听到患者咳嗽声,即刻赶到病房查看,测量生命体征均平稳,。患者主诉疼痛,查体发现患者T引流管脱出约20cm,嘱患者取平卧位,严禁自行活动引流管,即刻报告值班医师,值班医师查看后,给予无菌纱布覆盖,要求患者平卧位,减少活动,于8:00在导管室重新置管。值班护士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并上报。3 .本案例原因分析(1)患者高龄、术后体弱、反应能力差,对T管放置的重要性缺乏了解,以至活动或翻身咳嗽时没有保护意识,不慎将T管脱出。(2)T管壁缝合不牢,剪线过短,与皮肤固定不牢固,腹壁外T管过短不利于患者翻身活动,
3、引流袋内的引流液过多,未能及时倾倒,重力作用导致T管被牵拉。(3)对患者风险评估不足,尤其是排痰不畅,导致患者剧烈咳嗽,腹压增高,疼痛剧烈。(4)护士T管意外拔除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高危人群巡视不够,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欠缺针对性,尤其是能够部分自理的患者。应急处理流程引流管滑脱f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f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一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安抚患者f无菌敷料覆盖引流口处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f认真记录脱管过程及救治、护理过程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一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反应能力降低,发生T管意外拔除的可能
4、性就越高。(2)患者因个体差异对护士的健康指导内容在掌握、理解程度上存在差异,导致遵医行为不一,部分患者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管道脱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是T管意外拔除的原因之一。(3)疾病因素:晚期肿瘤、心血管疾病,同时伴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发生T管意外拔除的概率更高,这些疾病导致患者抵抗力低下,加上长期禁食、水,使患者身体协调性、平衡性、反应性降低。2.护理人员因素(1)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尤其是低年资、护理经验不足的护士对患者脱管的危险因素缺乏全面、针对性的评估,不能有效地识别有自行拔管的高危人群,巡视不及时,交接班流于形式,缺乏工作责任心。(2)护士对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缺
5、乏系统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外科大手术后的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多种管路,护士需要掌握各种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对患者的指导要点。管道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如果护士相关理论知识不足,会造成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3)护士健康宣教欠缺针对性,护患沟通不足。护士对患者的疾病情况、手术方式、心理状况了解不全面,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防止T管脱出的相关措施,没有强调T管意外脱出可能会对患者产生的危害,导致管道脱出不良事件的发生。(4)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不良事件以晨起、午间或夜间发生频率最高,这些时间段值班护士相对较少,而工作量相对较大,护士巡视不到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意外 拔除 护理 不良 事件 案例 分析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