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PICC置管致手指麻木病例、原因分析、预防处理及护理体会.docx
《临床PICC置管致手指麻木病例、原因分析、预防处理及护理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PICC置管致手指麻木病例、原因分析、预防处理及护理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PlCC置管致手指麻木病例、原因分析、预防处理及护理体会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MST)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穿刺部位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并且可改善患者手臂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案例经过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3岁,2022年8月在我科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需行AC方案辅助化疗,于9月7日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MST)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血管超声显示左上肢其肘窝以上10cm处贵要静直径1.8mm,两条肱静脉直径分别约3.Omm与3.5mm,因贵要静脉血管直径细小,因此选择肱动脉外侧的直
2、径约为3.5mm的肱静脉作为首选穿刺静脉。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当穿刺针刺入皮肤,针刚触及肱静脉外缘一瞬间,患者诉置管侧肢体有触电感,手指尖麻木,操作者暂停操作,症状缓解,但见回血通畅,继续轻放导丝,患者仍诉麻木疼痛,立即拔除穿刺针,患者症状立即消失。立即向患者讲解其原因,予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可能由于穿刺过深而影响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而导致。让患者休息片刻后,重新探测肱动脉内侧3.0mm肱静脉再次进针,B超显示针尖进入肱静脉,回血从针尾处缓缓流出,送管顺利,整个过程患者无不适,X线定位为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下段(图1)。置管术后第2天,患者诉置管侧肢体疼痛,伴手臂及手指麻木感、
3、触电感(图2-4红箭头处),护士现场评估,肢体肌力评估4级,采用面部表情行疼痛评分为4分。2 .处理:1)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考虑左侧槎神经损伤可能性大,行左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显示:双正中神经,双尺神经,右槎神经,双前臂内侧及外侧皮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波幅正常范围。予甲钻胺、维生素Bl营养神经对症治疗。2)密切关注患者置管侧麻木的症状,关注患者主诉及耐受程度。指导患者加强手功能锻炼,同时使用喜辽妥外涂及按摩麻木部位。3)三天后症状缓解,于9月10日患者行AC方案化疗,化疗期间患者神经左上肢手指麻醉症状逐步消失。一周后症状消失,肌力评估5级。4)11月25日患者疗程结束,予拔除Pl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PICC 置管致 手指 麻木 病例 原因 分析 预防 处理 护理 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