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性心梗心电图、阶段特点及异常Q波诊断与鉴别诊断.docx
《临床急性心梗心电图、阶段特点及异常Q波诊断与鉴别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急性心梗心电图、阶段特点及异常Q波诊断与鉴别诊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急性心梗心电图、阶段特点及异常Q波诊断与鉴别诊断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目前已在包括急性心梗性的图形改变,如T波高耸、ST段抬高和Q波形成。这些特征性波形也代表着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同阶段。超急期(superacute)进展期(evolving)确诊期(establishing)心肌缺血导致T 波倒置(4 )心肌损伤导致ST 段抬高(5 )心肌坏死导致深 而宽的Q波,对 应部位心电图呈镜像改变(6 )图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心电图波形变化。超急期:缺血性T波改变心电图上常表现为T波高耸或倒置,多呈“冠状T”改变。当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心外膜动作电位时程要比正常时明显
2、延长,使心室壁复极顺序发生逆转,即心内膜下心肌复极早于心外膜下心肌,T向量与正常方向相反,面向心外膜缺血区的导联描记出深倒置的T波。O正常心肌O缺血区心肌Ka探查电极图3.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A:心内膜下缺血,T波高耸直立;B:心外膜下缺血,T波倒置呈冠状T;C:穿壁性缺血,T波倒置加深。当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该部分心肌动作电位时程更加延长,复极完毕时间较正常更加推迟,造成该部分心肌在复极时,其他部位心肌已经复极完毕,与之对应方向相反的T向量减小或消失,导致该部位心肌复极产生的T向量增大。由于心室壁复极顺序未改变,而复极向量增大,故面向缺血区的导联描记出直立高耸的T波。进展期:损伤型ST段改变
3、心肌缺血除了可以出现T波改变外,还可出现损伤型ST段改变,包括ST段下移和ST段抬高两种。ST段下移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是心肌缺血最重要的心电图表现。典型的下斜型、水平型ST段下移常可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依据。一般认为,下斜型和水平型ST段下移20.050.ImV有诊断价值。ST段抬高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透壁性心肌缺血。ST段抬高的诊断标准为,肢导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20.1mV,胸导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20.2mVo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而对应导联上则ST段下移。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面向心外膜面导联的ST段下移,面向心内膜的导联则ST段抬高。目
4、前认为,心肌缺血发生的ST段偏移是由于心肌损伤电流所致。确诊期:坏死型Q波首先,何为病理性“Q波”?传统的病理性Q波是指Q波宽度即时限应N30ms,或Q波深度即振幅21/4R波(图5)。病理性Q波的诊断标准不适用于川导联和aVR导联,因为正常时这两个导联可出现病理性“Q波”。根据各导联出现的病理性Q波,可大致定位心肌坏死的部位。图5.病理性Q波的两种表现形式。间隔坏死:Q波出现于VI、V2导联;前中部坏死:可见于aVL导联,有时可见I导联或VI、V2导联,但V5、V6导联不出现;前尖部坏死:V3、V4导联可见,有时可见V5、V6导联,但I、aVL导联不出现。侧壁坏死:可见I、aVL和(或)V5
5、、V6导联;下壁坏死:可见II、III、aVF导联。坏死型Q波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后23小时即可出现,但也可延迟出现或始终不出现。当Q波同时出现在几个导联或导联群上时,其通过特殊心电图图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可靠性更大。心电图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和相邻两个导联出现ST段抬高,是诊断急性心梗的可靠指标。异常Q波产生机制、心电图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随着电生理学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Q波的产生并非心肌梗死所独有的表现。心电图中Q波的产生,除心肌坏死瘢痕形成的某个部位心肌电活动能力严重降低或丧失而处于“电静止”状态之外,还有许多疾病可引起一过性和非梗死型Q波。异常Q波概念和标准判断异常Q波包括三个因素分别
6、是Q波时限超越正常值标准、Q波深度达到异常标准及不应该出现Q波的导联产生了电静止区域。异常Q波包括下列条件:V2导联任何程度或表现的Q波。V3导联上几乎所有的Q波。V4导联上如果Q波深度lm,或者大于V5导联的Q波,或者Q波时间达0.2秒(0.5mm)除了III、aVR和Vl导联(这些导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出现深、宽Q波),任何N0.03秒(30ms,0.75mm)的Q波。aVL导联:在P波直立的情况下,Q波QRS复合波振幅的50%,或Q波0.04秒)。In导联:Q波N0.04秒。Q波深度R波高度的25%,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Q波的宽度比其深度更为重要。当QRS复合波电轴为垂直时,在下壁导联I
7、I、In和aVF导联上更可能出现Q波。(注意:除非有别的解释,上述所有Q波都应归心nm文化口中、( I *H) I ()类为异常Q波)。心电阻液形可归纳为: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Q波宽度大于0.03s,Q波深度在胸导联大于R波高度的25%,在aVL导联大于R波高度的50%,aVF导联大于R波高度的60%,均称异常Q波。Q波从起始到波底之间的距离超过0.02s,深度大于R波高度的25%,也视为异常Q波。胸导联VI、V2导联不管Q波大小与深度如何,一律视为异常。如果呈QS型,则应结合临床进行具体分析。在V1V4导联上,R波应该逐渐增高;如增高趋势不存在,说明R波失去进展。当VlV4R波振幅降低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急性 心电图 阶段 特点 异常 诊断 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