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母颂》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伴奏处理.docx
《从《圣母颂》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伴奏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圣母颂》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伴奏处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从圣母2勋看舒(由密郴凄处理【摘要】纵观西方音乐史,在以基督教为源头的文化氛围中融合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音乐文化语言。丰富的文化语言又派生出了许许多多的音乐风格,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衍生出形式各样的音乐体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因此所有的音乐体裁都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以宗教音乐为主的声乐体裁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到了巴洛克时期由于器乐的飞速发展,使得器乐和人声相互平衡互相借鉴,有时甚至器乐的受关注程度超越了声乐艺术。十九世纪后,在多元文化的促进之下,各类元素融入到声乐中拉近了各类音乐形式的距离,这一转变使得声乐与器乐特别是钢琴的融合从古典走向浪漫,尤
2、其明显的就是钢琴地位的巨大转变。【关键词】圣母颂: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演奏一、创作背景(一)圣母颂由来圣母颂表达的是天主教徒对于圣母玛利亚的赞美,它的兴起与西方基督教中的圣母祟拜有着密切联系。圣母颂早在公元七世纪就出现了,它最初是在罗马天主教大弥撒中以祈祷词的吟唱形式出现。并成为宗教礼仪的一部分,歌词不可随意改变。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圣母颂体裁的赞美诗打破了原有的规定,出现了复调等更类似于艺术歌曲的其他体裁,但在歌词上仍保持着高度的宗教性。十九世纪以来,圣母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神的赞美,更多的是体现世俗情感,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二)舒伯特笔下的圣母颂1822年,舒伯特发现自己身患重病、生
3、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并且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死亡”、“痛苦”等情绪。舒伯特饱受着病痛的折磨于1825年在绝望中创作了圣母颂,其原名为第三首爱伦之歌。此曲是根据英国诗人翻译成德文的长篇叙述诗湖上淑女创作的,舒伯特选取诗歌中和女主角爱伦相关的片段谱写成了三首爱伦之歌,圣母颂是其中第三首。它所描写的场景是在战乱的时期,某一天的黄昏一位骑士在郊外散步听到了隐隐约约的歌声,循着歌声找去发现原来是道格拉斯国王的女儿爱伦,在竖琴的伴奏下唱着祈祷的歌并且倾诉她内心的不安与烦恼。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就是生活在战乱年代的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歌曲虽然采用传统的宗教歌曲体
4、裁,但是旋律以及内容包括表达的情感都是十分世俗化。这样一来神圣的歌曲更加具有了人性的色彩,从某种程度上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内心。将原本至高无上对于圣母的赞颂寄托于一位少女身上,更加贴近生活突出了以人为主的积极的思想需求。在对圣母颂的描写中,强调的是一种少女对神虔诚的祈祷,这也是一种自我角色的带入,舒伯特通过少女对于神的祈祷表现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无力和现实以及病魔抗争,在生活中又得不到丝安慰和希望,于是便将自己化身于音乐中的少女,在音乐的世界中希望那个自己可以得到救赎。二、圣母颂钢琴伴奏音型分类及其功能圣母颂为降B大调,在前奏的部分采用左手的八度配合右手六连音分解和弦的形式,
5、营造出种舒缓神圣庄严的感觉,带动着人们的情感起伏,右手的分解和弦更像是在模仿竖琴的音响效果。圣母颂旋律唯美动听,像是倾诉者在娓娓道来。给人虔诚庄重的听觉感受。情真意切,情绪的渲染此起彼伏。这和旋律中各种音型的运用息息相HIL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在旋律部分运用了大量的附点,装饰音以及三连音六连音临时变化音等等使得歌曲清新脱俗庄重典雅。以级进以及跨度较小的音程居多,没有大幅度的跳跃。即使偶尔会出现跳跃但是基本没有超过四度的。旋律在一个较为狭窄的空间领域内缓缓进行,但是乂不失连贯流动,一个温婉柔美的少女形象被勾勒出来。左右手出现了较多的变化音,使得旋律在音响效果上更加丰富,增强了音乐的张力。三连音的运用
6、起到了平滑和均衡旋律的作用,也使得三连音下方的歌词被强调,对音乐情绪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圣母颂采用了变化分节歌的形式,有多处旋律上的重复,这种形式在我国民歌中也经常会被使用到。创作者采用这种手法依据歌词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使得速度力度调式调性节奏节拍等因素得以平衡。此段旋律柔美委婉朴实无华,音乐表现十分细腻流畅,表现出作者对圣母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之下旋律平稔的进行着,一个栩栩如生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她真诚的祈祷圣母玛利亚可以带给她和平和宁静的生活,在表情上,作者选用极弱的力度将左手的八分音符以及八分休止符伴随着右手的六连音徐徐进入。作品的开端以降B大调主和弦开始,
7、逐渐转移到下属和弦以及属和弦上,最终又回归到了主和弦上面。并通过连续的六连音分解和弦制造出一种情感上的波动。这种旋律以及伴奏以看似延绵平稔的形式逐渐衬托出了乐曲依次高涨的旋律,左手八度配以大量的休止符更加显示出旋律的连贯。圣母颂中,钢琴伴奏与旋律占有旗鼓相当的地位。在和声上避开了传统的以TSD正三和弦为主的音乐框架,加入了大量未被解决的和声,弱化了调性。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钢琴伴奏和歌者相互配合共同表达完整的乐思。在演奏的时候要注意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在高潮处不能彻底放开,会使得乐曲的整体性被破坏。演唱者要对自身的音质、音乐情感处理以及音色有所要求,钢琴伴奏也要树立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理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圣母颂 圣母 舒伯特 艺术歌曲 伴奏 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