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与急诊预检分诊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与急诊预检分诊管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预检分诊制度之一一、为做好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保证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制订本制度。二、急诊患者就诊后,预检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检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三、急诊分诊护士应引导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患者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四、认真接待和处置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察室(黄、绿区)或抢救室(红区),对濒危、危重病人做出相应急救处理。五、绿色通道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必要时呼叫有关人员增援。六、急诊抢救室护士应根据医师要求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会诊。七、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要作妥善引导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八、做好各项登记
2、工作及相关记录,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接诊时间、去向等,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患者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九、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报告院应急办并记录。十、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急诊病人四级、三区分诊原则:急诊病人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非急症病人四级,经分级后,前两类病人进入红色区域(抢救室)救治,而后两者分别进入黄区和绿区(急诊诊室、等待区)治疗。一级为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等干预措施的病人。包括: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或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的病人等。二级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
3、间内进展至一级、可能导致严重致残、有严重影响自身舒适感主诉(如严重疼痛)的病人。此外,如果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的,需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三级急症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征象的病人,医疗机构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对于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症状,或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四级非急症病人,是指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预检分诊制度之二一、严格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将发
4、热、腹泻及其他可疑传染病人分诊到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及相关专业科室就诊。二、设置预检分诊点,专人负责,配备相应的防护、消毒设施、体温计等必要的器械,做好病人基本情况登记工作。三、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四、门诊(住院)大厅导医台、各门诊科室应协助预诊分诊处进行预检分诊工作,发热、腹泻及其他可疑传染病人要分诊到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及相关专业科室就诊;其他门诊医师在接诊时,也要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对于预检为传染病的,应及时分诊到相关科室。五、预检分诊处要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作好特定传染病
5、的预检分诊工作。六、发热门诊对发热等病人,初步排除传染病后,可以转到相应的普通门诊就诊,对于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要转移到隔离留观室。七、预检分诊中,发现可疑特殊重大传染病例时,要及时电话联系公共卫生科、院感科等相关科室,并立即依法采取相应的隔离或控制措施,对病人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一)急诊预检分诊负责急诊病人及陪护的体温筛查、健康码查验、流行病学史调查,预检无异常的患者,进入急诊挂号及就诊。(二)预检发现发热(T237.3C)者,非“绿码”患者或流行病学异常者,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三)无发热、但具有乏力、干咳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无流行
6、病学史、健康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可以在流调表签字确认后进入急诊诊治。(四)无发热、但有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相关症状,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者,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诊治。人员引导转移流程(见附件4)。(五)凡预检无异常,进入急诊的患者及陪护凭当天挂号单或标识(标识当日有效)在急诊区域进行各项检查。进入医院诊疗区域前诊疗结束后离开医院关于急诊科概念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2009年卫生部)急诊的职责和范围(1)急诊是医院急症患
7、者诊疗的首诊场所,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急诊抢救室综合监护室/急诊监护室-急诊病房/留观室等连贯性一体化的管理体制。(2)急诊实行全年24h开放。急诊科负责危重伤病急救患者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普通急诊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的急诊处理;为各专业临床科室提供相关专科急诊患者诊治的场所并负责协调与管理,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3)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抢救、ICU救治和急诊病房的主要急危重病症包括:心博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哮喘、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呼吸道
8、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类型休克、水电质酸碱平衡紊乱、慢性病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者、重症感染、严重创伤(原发性创伤需要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手术者)、创伤致命性并发症(气道梗阻、血气胸、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急腹症、蛇犬等咬伤、中暑、电击伤、淹溺等。床位与人员比例急诊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科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预检分诊处、诊室、抢救室、急诊病房(留观室)、急诊监护室(EICU)和急诊手术室
9、等;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药房、收费等部门。抢救室:每张床位使用面积215m2;抢救室墙壁上有心肺复苏、休克、创伤、中毒等常见伤病的抢救流程。急诊手术室: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设急诊手术清创室;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急诊手术室面积230m2,设2张手术床,配置手术准备室,能开展急诊开颅、开胸、开腹手术和清创止血等手术;急诊手术室应与抢救室相邻。急诊ICU:按护士数:床位数22比例配备护士,设护士长1名,由主管护师以上的护士担任;可酌情配备适量的护理员或卫生员;鼓励与综合监护室(GlCU)一体化管理,对全院开放的急诊科一体化管理的重症监护室,可酌情增加ICU床位数。例次的医院8001、日均
10、急诊量(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215名,日均急诊量每增加50人次,每班增加在岗急诊医师21名。(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60张。床位:医师比按1:0.2编制配备。(3)急诊ICU床位224张。床位:医师比按1:0.6编制配备。(4)抢救室床位210张。按25名急诊科医师编制配备,每班有1名急诊科医师在岗负责抢救室工作。例次的医院8005002、日均急诊量(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210名,日均急诊量每增加50人次,每班增加在岗急诊医师21名。(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250张。床位:医师比按1:0.2编制配备。(3)急诊IeU床位216张。床位:医师比按1:
11、0.6编制配备。(4)抢救室床位28张。按5名急诊科医师编制配备,每班有1名急诊科医师在岗负责抢救室工作。例次的医院5003003、口均急诊量(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8名,日均急诊量每增加50人次,每班增加在岗急诊医师21名。(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40张。床位:医师比按1:0.2编制配备。(3)急诊IeU床位212张。床位:医师比按1:0.6编制配备。(4)抢救室床位26张。按4名急诊科医师编制配备,每班有1名急诊科医师在岗负责抢救室工作。例次的医院3002004、日均急诊量(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26名。(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230张。床位:医
12、师比按1:0.2编制配备。(3)急诊ICU床位28张。床位:医师比按1:0.6编制配备。(4)抢救床位24张。按3名急诊科医师编制配备,急诊科医师负责急诊抢救工作。例次的医院2001005、日均急诊量(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24名。(2)急诊病房(留观室)220张。床位:医师比按1:0.2编制配备。(3)急诊IeU床位26张。床位:医师比按1:0.8编制配备。(4)抢救床位23张。按3名急诊科医师编制配备,急诊科医师负责急诊抢救工作。例次的医院1006、日均急诊量V(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12名。(2)急诊病房/留观床位210张。床位:医师比按1:0.2编制配备
13、。(3)可酌情设ICU床24张,与急诊抢救室人员统一配置。床位:医师比按1:0.8编制配备。(4)抢救室床22张。急诊科医生负责,相关科室急诊医师5min内到达抢救室参加抢救。急诊抢救室(1)每张抢救床配1台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21台。(2)每个抢救室配有创呼吸机22台,无创和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各21台,便携式转运监护仪21台,除颤仪1台,临时起搏器1台,心电图机1台,洗胃机21台,心肺复苏仪21台。(3)气管插管箱1套(装有喉镜、两种型号以上的气管套管、导引钢丝、送管钳、牙垫、注射器、胶带、备用电池等,有条件者可配置高清晰度可视喉镜)。(4)成人及儿童用的呼吸面罩、球囊、气管插管、鼻胃管等急救
14、设备。(5)抢救车1辆。抢救车内药品、用品按标准配备。(6)能开展心肺脑复苏、除颤、临时心脏临时起搏、休克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洗胃、深静脉置管、静脉溶栓、胸腹腔穿刺闭式引流等技术,能提供床旁X线摄片、B超检查。急诊监护病房(EICU)(1)每张监护床及以上配监护仪1台(至少具有监测体温、心电、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和有创压力监测功能),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各1台。(2)每12张监护床配1台呼吸机(至少具有CMV、SIMV、PSV.PEEP等模式功能)。(3)每个IeU基本配备无创呼吸机22台、便携式呼吸器Nl台、除颤仪1台、临时心脏起搏仪1台、心肺复苏机1台、心电图机1台、降温仪Nl台/
15、3床、肠内营养泵21台/3床、连续动态血糖监测仪21套、血气生化分析仪1台(如ICU未配备,院内应提供24h血气分析检查)、气管插管箱1套(装有喉镜、两种型号以上的气管套管、导引钢丝、送管钳、牙垫、注射器、胶带、备用电池等,有条件者可配置高清晰度可视喉镜)。(4)监护病床28张的ICU配置纤维支气管镜1套,血液净化仪21台。(5)监护病床212张的ICU,按需要配置人工心肺机(体外膜肺氧合器)1台。(6)监护病床(6张的ICU,医院其他相关专科能提供纤维支气管镜和床旁血液净化的诊疗服务。(7)抢救车1辆。抢救车内药品、用品按标准配备。(8)可开展心肺脑复苏术、临时心脏起搏术、电复律除颤术、胸外心脏按压术、开胸心脏挤压术、人工心肺支持术(ECMO)面罩氧疗术、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深静脉置管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腹腔冲洗引流术、胃肠减压术、胃肠内营养术、胃肠外营养术、床旁血液净化术、静脉溶栓术、微创血管栓塞术、镇痛镇静术、调温术等。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ICU开展以上诊疗技术的18项以上,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开展以上诊疗技术中的16项以上,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eU开展以上诊疗技术中的12项以上。急诊分诊救治1、总体原则依据急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依据急诊患者所需要的医疗资源,引导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