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学习资料:病理生理简答题、案例分析.docx
《医学类学习资料:病理生理简答题、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学习资料:病理生理简答题、案例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简答题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 .高渗性脱水时引起口渴的机制(6);高渗性脱水时为什么会引发口渴,写出其机制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引起渴觉。循环血量减少及因唾液分泌减少引起的口干舌燥,也是引起口渴的原因。2 .低渗性脱水引起循环血量降低(休克)的原因61低渗性脱水,失水少于失钠。不能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口渴感且一直ADH分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低比重尿和尿量无明显减少。3 .高钾血症可能会引起那些严重的后果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引起神经及接头快钠通道失活,去极化阻滞,心肌、骨骼肌兴奋性降低,心肌传导性降低,引起心律失常。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通
2、透性增高,复极化4期钾离子外流增加而钠离子内流相对缓慢,自动去极化减慢,自律性降低。细胞外液钾离子增高抑制钙离子内流,心肌收缩性降低。血浆钾离子与细胞内氢离子交换,形成代谢性酸中毒并出现反常性碱性尿加重酸中毒。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4 .说明急性酸中毒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51)氢离子增多可以抑制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的结合,抑制兴奋收缩偶联,降低心脏收缩力。氢离子还可以影响钙离子内流以及肌浆网释放钙离子,使心脏收缩力降低。酸中毒阻断肾上腺素对于心脏的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堆积。5 .英文病例,糖尿病其酸碱失衡为哪一类型?为什么?代酸+呼碱(8分)6 .呕吐会引发哪种酸碱平衡紊乱?机制?引
3、起代谢性碱中毒。呕吐使含有大量Ha的胃液丢失,不能中和来自肠和胰腺的碳酸氢根离子而吸收入血。失氯导致低氯性碱中毒。胃液中钾离子丢失,引起低钾血症,导致碱中毒。大量失液,引起循环血量下降,即发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缺氧7 .CC)中毒机制,皮肤黏膜颜色变化及血气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CO与血红蛋白形成HbCOoCO与Hb的亲和力比强,当CC)与Hb分子中的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增加其他3个对氧的亲和力,使Hb结合的氧不容易释放,氧离曲线左移。同时CC)可以一直红细胞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也可导致氧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粘膜颜色为樱桃红色。血氧分压正常,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氧
4、容量,动脉血氧含量降低,动静脉氧差降低。继发代谢性酸中毒,PH下降,SB1AB1BB均下降,AB小于SB,血钾升高,AG增大。发热应激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8 .P53突变引起肿瘤的原因和机制6分;P53基因突变对肿瘤细胞的作用(6分)缺血-再灌注损伤9 .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钙超负荷机制6分10 .IRI中黄喋吟氧化酶使氧自由基增多的机制(6分)休克11 .大量失血(大于20%)引起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机制微循环进入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特点为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形成此变化的主要机制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质的增多。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
5、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引起皮肤、腹腔脏器和肾脏的小血管收缩。微循环动静脉短路开放,血液绕过真毛细血管网直接进入微静脉,组织缺血缺氧。其他缩血管物质如血管紧张素II、血管升压素、血栓素A2、内皮素、白三烯类物质释放,收缩小血管、微血管。12 .一个病人失血30%,试问其如何从休克代偿期向休克进展期发展变化,并阐述此期间严重酸中毒多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及机制以失血30驰为例说明休克如何从休克代偿期发展至休克进展期?(7t)微循环进入了淤血缺氧期。微循环的特点为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缺氧状态。形成此变化的主要机制是组织细胞长时间缺血缺氧,导致酸中毒、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和白细胞黏附。长时间缺血
6、缺氧导致二氧化碳和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同时,长时间缺血缺氧,缓激肽和组胺生成增加;内毒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使微血管扩张。白细胞粘附于微静脉,增加了微循环流出通路的血管阻力,导致毛细血管中血流淤积。对心肌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增加,氧负债增大而加重心肌缺氧,心肌收缩力下降。继发酸中毒、高钾血症,氢离子和钾离子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心肌收缩力降低。13 .Sepsis,severesepsis,septicshock;Theclinicmanifestationofsepticshock;Themechani
7、smofsepticshock;Theprinciplesofcareinsepticshock;败血症引发DIC机制(10分)14 .休克早期代偿有哪些?机制。交感神经神经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质大量释放,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和心脑血液供应。回心血量的增加:肌性微静脉、小静脉和肝脾等出血器官的收缩,达到“自身储血”的作用。毛细血管的前阻力血管比微静脉收缩更大,致使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进入血管,达到“自身输液”的作用。心排出量的增加: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维持血压。外周阻力增加,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回升。DIC15 .DIC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学习 资料 病理 生理 答题 案例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