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docx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城乡居民安康档案管理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二、服务内容(一)居民安康档案的内容居民安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安康体检、重点人群安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根基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安康信息。2 .安康体检包括一般安康检查、生活方式、安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安康评价等。3 .重点人群安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要求的。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安康管
2、理记录。4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二)居民安康档案的建设1 .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设居民安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安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安康档案信息卡。2 .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安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设安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安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 .己建设居民电子安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设
3、居民电子安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4 .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安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安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安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安康档案数据中心。(三)居民安康档案的使用1 .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狂诊时,应持居民安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安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 .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安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己建设电子安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安康档案。3 .对于需要
4、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 .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安康教育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二、服务内容(一)安康教育内容1 .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安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安康素养促进展动。2 .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展安康教育。3 .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安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不安全因素的安康教育。4 .开展富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
5、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安康教育。5 .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方案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安康教育。6 .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安康教育。7 .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预防接种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二、服务内容(一)预防接种管理1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O6岁儿童建设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2 .采取预约、通知单、手机短信、网络、播送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遥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
6、回的方式进展预防接种。3 .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展1次核查和整理。(二)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展常规接种。在局部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1 .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安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响以及本卷须知
7、,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2 .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标准?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3.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展网络报告。(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处理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监测方案?的要求进展处理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基本 公共卫生 服务 规范 2017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