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呜呼!上失之,下杀之,若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讼狱不决,不可刑也,是罪不在民故也。慢令谨诛,贼也;今生也有时,敛也无时,暴也;不教而才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日:“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日未有顺事。”言先教也。故先王既陈之以道,上先服之。不可,尚觉必道之犹不可废不熊必惮之道三年而百姓丛风矣。邪民不从,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诗日:“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今之世则不然
2、: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O(节选自春秋战国异辞卷四,有删改)材料二:夫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为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等,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岂顾不用哉?所谓礼者,贵绝恶于未发,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孔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英如先申取舍。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御天下十余岁而大败,此亡他由也。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
3、危处则危。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六,有删改)【注】毗:辅佐。10 .材料一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尚贤A以道之B犹不C可D废不E以惮之F道G三年而百姓从H风矣。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表示反诘,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不同。B.责,文中指要求
4、,与现代汉语“求全责备”中的“责”意思相同。C.恶,罪恶,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中的“恶”意思相同。D.审,慎重、谨慎,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圣先贤向百姓宣布治国原则后,会自己身体力行,会采用种种措施教化百姓,最终才会惩罚仍然不服从的人。B.礼义教化混乱,那么即使设置了很多刑法,百姓也会失去正确方向,社会也会因出现的种种恶行而陷入混乱。C.受人的认知特点的影响,礼义的教化效果不如刑法的约束效果易见,因为礼义只能在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制止。D.商周把国家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传承六七百年;秦国把
5、天下安置在法令、刑罚之上,很快就覆灭。二者形成鲜明对比。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讼狱不决,不可刑也,是罪不在民故也。译文:(2)秦王御天下十余岁而大败,此亡他由也。译文:14 .结合材料,说一说在治理国家时应如何处理礼与刑的关系。(3分)【答案解析】10 .BDF【解析】句意:就重用贤明的人教导民众;还不能做到,就应该罢免没有才能的人来威慑他们。这样教导三年百姓就顺从教化了。句法分析:“以道之”是“尚贤”的目的,A处不能断开,B处断开;“不可”是一个整体,表示行不通,C处不能断开,D处断开;“以惮之”是“废不能”的目的,E处不能断开,F处断开;“三年”作“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文本 阅读 不用 答案 解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