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田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docx
《旱作农田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作农田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旱作农田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我国旱区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约占全国56%、耕地约占52%,在水资源仅有19%的情况下生产了全国58%以上的粮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至关重要。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是破解该难题、保障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针对旱区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农田水分供应不足和降水利用效率不高等制约粮食、果业产能提升的瓶颈性难题,团队历时15年,开发出“沟道坝拦水(拦)+光伏发电提水(提)水窖高位蓄水(蓄)+节水灌溉补水(补)”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后文
2、简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显著提升粮食作物和经济林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干旱缺水这一制约旱作农田产能提升的瓶颈性难题。(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先后在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榆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子洲旱作农业示范园)等进行示范应用,2021、2022和2023年分别在第28届、第29届和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进行展示。技术熟化后,近3年在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累计推广应用56.85万亩。2022年该技术被列入陕西省“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和榆林市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方案,并制定形成了国家标准旱区农业术语与分区、
3、行业标准旱作农业术语与分区、陕西省地方标准黄土高原苹果园光伏提水集雨微灌技术规范(DB61/T1791-2023),旱作农业光伏提水灌溉技术规程(送审稿)、旱作农业蓄水技术规范(送审稿),推动该技术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提质增效情况在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多地多年定位试验示范表明,“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亩均投资约2400元(包括光伏系统、蓄水池、田间管网等),在使用寿命相当的情况下较普通滴灌亩均投资降低约40%。该技术应用后谷子亩产278kg,大田传统种植亩产107kg,亩均增产171kg,增产率159.8%,谷子价格6元kg,亩均增收1026元。该
4、技术应用后玉米亩产720kg,大田传统种植亩产440kg,亩均增产280kg,增产率63.6%,玉米价格2元kg,亩均增收560元。该技术应用后榆林市苹果亩产2130kg,滴灌亩产1930kg,亩均增产200kg,增产率10.4%,苹果价格10元kg,亩均增收2000元;延安市苹果亩产2480kg,大田传统种植亩产2000kg,亩均增产480kg,增产率24.0%,苹果价格10元kg,亩均增收4800元。在旱情较为严重的年份该技术的效果发挥更为明显,不仅解决了旱区电力缺乏地区旱作农田“卡脖旱”“救命水”等制约农田产能提升的瓶颈性问题,同时采用清洁能源提水加压,也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消化,降低了碳排
5、放。该技术操作简单、仅需简单培训即可投入使用,运维成本低,对于减轻农业从业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积极的作用。(四)技术获奖情况获2019年大北农科技奖环境工程奖、2021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2022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二、技术要点(一)技术组成“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主要由沟道坝拦水(拦)、光伏发电提水(提)、水窖高位蓄水(蓄)、节水灌溉补水(补)4部分组成。分别利用沟道坝、截潜流等方式拦蓄雨洪资源(拦),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水(提),使用防蒸发土工膜蓄水池和装配式蓄水池等进行高位蓄水(蓄),采用膜下滴灌、微孔陶瓷根灌、涌泉根灌等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旱作 农田 拦提蓄补 一体 集雨补灌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