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探索地球(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
《第9课探索地球(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探索地球(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9.探索地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的第一课时。“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知引新知,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导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通过任务卡(搜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学生在课前通过搜集资料知道地球是一个球状的天体,但对该结论的论证过程和各学说的发展历史等不太了解。因此,本课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
2、历史,又引导学生模拟帆船远航回归的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通过图片和资料卡提示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对地球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信息。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化本课的探究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列举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更多实例。【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知识方面对地球也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人们对地球的探索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一问题进行归
3、纳总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材料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教学过程】一、
4、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关于地球你都了解些什么?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球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地球(板书课题),研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J二、探究活动1 .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上。(2)小组汇报,展示古人对地球形状探索的相关资料。(3)教师用课件出示历史上有关键作用的四个代表性事件,共同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4)师生共同概括、总结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天圆地方”;古印度人的盾形说;古希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索 地球 教学 设计 四年级 科学 下册 青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