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的“红”与“黑”.docx
《花蕊夫人的“红”与“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蕊夫人的“红”与“黑”.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梅夫A的红与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述国亡诗是后蜀花荔夫人的代表作,此诗写得颇为大胆,花荔夫人着意打破“女人是祸水”这个世俗偏见。从夏桀的妹喜、商纣的妲己、周幽王的褒姒到汉朝的赵飞燕、唐朝的杨贵妃有史以来,她们哪个不久负骂名?当人们又一次把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之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时,花蕊夫人起而反抗了这首述国亡诗震撼了很多人,尤其震撼了帝王和男人。然而,在后世文学史上,却很难见到推崇花芨夫人的文字。这是为什么?原来,对于花密夫人其人其事,对于创作述国亡诗的前因后果,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花荔夫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全唐诗收录了花茂夫人所作“宫词一百六十首
2、,又收录了前引述国亡诗一首。诗前有作者简介:“花荽夫人徐氏(一作费氏),省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诗一卷。”从他的一百六十首宫词中,人们又可以看到:花蕊夫人是诗、书、画、歌、舞的全才。自古帝王怜香惜玉,孟昶岂能不爱多才多艺如花似范的她?孟昶乂是一个多愁善感风流儒雅的主子。于是与她如影随形、朝夕相伴,常有诗词唱和。杨慎曾说:“花荔夫人,宫词之外,尤工乐府。”可惜花蕊夫人的“乐府”今已荡然无存,所幸孟昶写给她的情词却传了下来。正因为花茂夫人有上述“历史”,所以有人怀疑:如此缠绵徘恻儿女情长的人,能写出述国亡诗那样的刚烈不驯之作么?岂不知,花爱夫人还有另一面,她并不想当
3、男人的附庸,她追慕男子风和武侠气。谓予不信,请看她的下列两首宫词:“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漫裹头。闲向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她争强好胜、勇敢无畏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然而,有人还是不相信花蕊夫人能写出那首述国亡诗来。全唐诗编者在收录此诗后便有这样的附注:“一作蜀臣王承旨诗。前两句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这就是说,有人认为述国亡诗出自蜀臣王承旨之手,王承旨诗与花弦夫人诗不尽相同,王诗四句是:“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十四万人齐拱手,更无个是男儿!”笔者于此不解,既然两诗前两句截然不同,怎能说花蕊夫人诗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蕊 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