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这才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正确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循规律这才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正确方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遵循规律,这才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正确方式!学习方法和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绩。学习习惯好,成绩是自然会有的结果;而那些成绩不好、努力但不提分的孩子,学习习惯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习惯影响的并不仅仅是成绩。习惯不好会让孩子的学习事倍功半,然后他就会感觉越学越没劲,越没劲就越不想学,然后就越学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期,但很多家长从一年级盯到六年级,最后一个好习惯都没有培养起来。那习惯到底要怎么培养呢?遵循认知行为规律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习惯很重要,也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习惯,但在过程中却经常踩坑,反而扼杀了培养习惯的基础。那习惯应该如何培养呢?习惯是什么?其实习惯的本质是行
2、为,而且是无意识的、持续主动的行为。就是不用催、不用下决心,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去做某件事情。想规训孩子的行为模式,想让孩子把那些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起来、最后形成习惯,家长要怎么做呢?家长一定要遵循人的认知行为规律。习惯应该如何培养?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我们在认知上知道自己应该这样做。如果孩子不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就算家长盯着、他照做了,这种行为也不叫习惯。那认知是怎么来的呢?人的认知来源于实践。只有尝试了不同的方法,我们才会真正认识到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只做家长让他做的事情,他是不会有这样的认知的。但光有认知还是不够的,因为真正决定人的行为的、是我们的情绪。比如很多大孩子,他们其实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更
3、高效,但还是没这样做,就是情绪阻碍了他的行为。在培养孩子的习惯的过程中,家长最重要的的事情,就是解决好孩子的情绪问题。对家长来说,孩子越大、这个问题是更难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个关键期。培养习惯的三件事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去玩,家长要怎么做呢?第一步就是放手,让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他去试错。在试错的过程中,他一定会出现磕磕绊绊,这是很正常的。只有经历了磕磕绊绊,他才会真正认识到应该先学再玩。所以家长不要因为他做得不好就去唠叨、批评。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经历多次失败,可能还没找到最佳方案,他就想放弃了;也可能他发现了自己不对,但情绪上很抵触,就是不愿意承认
4、。那这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家长要做的就是共情。共情的目的就是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理解的,他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解决好情绪问题,孩子才会迈开零到一的一步,开始有这种行为。但想从一到十、最后形成习惯,孩子还需要一个东西,就是有正向的反馈。那家长应该做什么呢?就是多夸孩子。家长要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然后说出来、让孩子自己也看到,这样他才会越来越有信心,才会坚持下去。反思是成长的M可能有家长会想,让孩子自己安排,做得不好也不能骂他,还要共情、要夸他,那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怎么办?难道也不肯就吗?这样真的能让他养成好习惯吗?孩子哪里做得不好,这个部分肯定不能忽略,肯定是要改的
5、。但让他改的方式,不是家长去批评、惩罚、打骂,而是要让孩子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才是成长的关键环节。不管是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找正确方法,还是从一到十的过程中能越做越好,关键都是孩子要做自我反思。如果他不会,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反思。但反思是有前提的。为什么家长要放手、共情、夸?因为只有做好了这些,孩子才可能去反思。如果一上来就想让他反思哪里不对,孩子就会抵触,他会觉得你是在批评、指责。一个情绪上抵触、对自己不自信的孩子,他只会想着逃避问题的。现在很多孩子听不得家长的批评、说他哪里不好,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的三步家长没有做好。现在很多家长的问题,就是对人的认知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虽然用了很多教育方式,但都不得章法,甚至第一步就错了,然后越做越错。真的想培养孩子的习惯,家长一定要遵循认知规律,要做好放手、共情、夸。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一步步从零到一、一到十、最后养成习惯,成为一个不需要操心的、全自动的娃。习惯的本质是行为,是无意识的、持续主动的行为。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一定要遵循人的认知行为规律。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要做好三件事:放手、共情、夸;在此基础上,家长再来引导孩子反思、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