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docx
《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汉字与民俗】开栏的话中华民族的习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由民众参与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群体性、地域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特征。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上,汉字与民俗相伴相随、关系密切。汉字既是汉民族集体创造并长期使用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文化载体。本刊即日起推出汉字与民俗专栏,全面描述汉字与民俗相辅相成的事实,揭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汉字为前提形成民俗汉字的创造和使用,在古人看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所以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古人不
2、知道汉字从何而来,以为神灵所授或圣人所造,于是留下了许多汉字起源的传说,并对汉字产生敬畏崇拜之情,由此形成了两个方向的民俗行为:一是神秘化,人们赋予汉字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影响人的吉凶祸福,逐渐形成祭拜字圣、敬惜字纸、用字符治病等习俗。二是理据化,人们认为汉字的形体具有某种构造意图。对构形理据的解释有的追求系统科学,带有学术性,如说文解字等;有的不一定科学,只是对汉字形体作主观联想、随意发挥,从而赋予形体原本没有的特殊含义,这种行为带有民俗性,属于非学术性的俗解,古今皆有,如宋代王安石的字说,现代安子介的劈文切字集等。汉字构形的学术解释和社会俗解并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即使说文解字也引用了不少俗解
3、。俗解汉字可能不符合科学要求,但也是解说者思想观念和学识眼界的反映,有时还能透露社会意识或借形寓教。如,“王”字在说文解字里没有正面解释,只是引用了几个不同的说法:一是引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将其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这是用“往”释“王”,属于声训;二是引孔子说的“一贯三为王是主要讲字形;三是引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也”,分析了形义关系,比孔子更具体。后来,唐代李阳冰对孔子和董仲舒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补充:“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J这些解释虽然出自大学者,但其实都是通过主观解字来美化王权,可以看作俗解。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来看,“王”本像阔口短柄的
4、斧钺,象征生杀大权,能够掌控刑法拥有生杀大权的就是“王二这是造字所反映的上古社会意识,跟一般的俗解不同。又如现代人讲“聪”字:“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这样你就会变聪明。”“聪”字从耳总声,构形理据很清晰,之所以这样讲解,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们好好学习。除了汉字俗解外,猜字谜、写春联、贴福字、立牌坊、埋墓志、测字运、行文字酒令、刻吉语玺印、制饰字瓦当、作回文诗和神智体诗以及其他文字游戏等,都是因为有了汉字才产生的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今天,古老生僻字在现代网络中的流行、年度汉字的评选狂欢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俗,而它们也是以既有汉字为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民俗 汉字 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