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5项:玉米密植精管迟收增产增效技术.docx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5项:玉米密植精管迟收增产增效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5项:玉米密植精管迟收增产增效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15项:玉米密植精管迟收增产增效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影响玉米生产因素多。长期以来,受耐密抗逆品种短缺、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滞后双重因素制约,安徽省玉米单产不高、品质不优。针对上述现状与问题,按照良种良机良法融合的思路,研发集成示范“抗逆耐密丰产品种+抢时抢堵板茬精量机直播+机开沟降渍防涝+水肥一体化合理调控+化控防倒+中后期,一喷多促夕适期晚收籽粒机收烘干贮藏一体化”的安徽省夏玉米密植精管迟收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模式近两年在我省宿州、淮北、亳州、阜阳等玉米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10万
2、亩以上,为提升我省玉米生产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化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撑。(三)提质增效情况。与非示范区相比,核心示范区平均密度增加500株/亩左右,病虫害防效提高5%8%,玉米田间穗腐病发生率降低5%以上,籽粒霉变率降低10%以上,平均单产提升12.15%,通过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增产增效150元/亩以上。(四)技术获奖情况。相关技术成果获201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2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技术要点(一)选择耐密抗逆品种及高质量种子。坚持审定覆盖的原则,保证用种安全,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耐高温、抗南方锈病、抗茎腐病、抗穗腐病、耐密植(适宜密度5000株/亩以上)、抗倒
3、伏的品种。选用的优良适宜品种须满足发芽率高(发芽率93%)、活力强、有包衣等质量要求。(二)高质量处理前茬。坚持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确保抛散均匀,无抛洒装置或抛洒不均匀地块要进行灭茬处理或适墙桔秆打捆离田,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杜绝打捆机进田作业。可选用带有清秸防堵装置的玉米专用播种机播种,防止播种时出现拥堵。(三)抢时抢墙精量机直播。小麦收获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墙情抢时抢墙集中板茬机直播,力争早播,我省夏玉米下限播期为6月250,下限播期前若遇堵情不足应造墙播种或抢播后及时灌溉。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选择气力式或指夹式精量播种机加装导航播种,精准控制行距、株距。
4、“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五位一体作业,沿淮淮北地区留苗密度为4800-5000株/亩,淮河以南地区留苗密度为43004500株/亩,根据密度和墙情定播量,播种的籽粒数应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5%-10%,根据播量定株距。等深单粒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施肥深度1015厘米,分层施肥,种肥距离10厘米以上,亩基施含氮量25%28%玉米缓控释肥或玉米专用复合肥5060千克。采用滴灌的地块,可以在播种机上加装滴灌带铺设装置,一次完成播种、施肥、铺管作业。(四)机开沟降渍防涝。玉米播后苗前进行机开沟降渍防涝,根据田块情况灵活安排开沟方向及开沟数量,一般沟深20厘米,沟宽1520厘米,确保三沟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安徽 农业 技术 15 玉米 密植 精管迟收 增产 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