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堆辐射防护监测大纲编制要求-征求意见稿.docx
《聚变堆辐射防护监测大纲编制要求-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变堆辐射防护监测大纲编制要求-征求意见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T/CEPPC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团体标准TCEPPCXXXX-XXXX聚变堆辐射防护监测大纲编制要求Fusionreactorradiationprotectionmonitoringoutlineestablishmentrequirement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监测的一般要求25工作场所监测要求36个人监测要求67流出物监测要求88环境辐射监测要求89事故
2、及事故后监测要求910监测记录要求911监测质量保证要求1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聚变堆辐射防护监测大纲编制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变堆有关辐射防护监测要求,包括监测的一般要求、工作场所监测要求、个人监测要求、流出物监测要求、环境辐射监测要求、事故及事故后监测要求、监测记录要求和监测质量保证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制定聚变堆新建、扩建和
3、改建工程的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阶段辐射防护监测要求,其他类似核设施可参考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 1监测monitoring为评价和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进行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1.2常规监测routinemonitoring为证明辐射工作条件与预期相符且满足监管要求的与聚变堆连续运行有关
4、的监测。1.3特殊监测specialmonitoring当预测或怀疑工作场所的辐射工作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研究性监测。特殊监测的实施一般是基于对某一事件的识别。1.4验证监测confirmatorymonitoring为检查确认辐射工作条件的监测(如确认辐射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任务相关监测task-relatedmonitoring与特定任务相关的监测,为管理和执行任务提供即时决策的数据信息,为辐射防护最优化提供支持的监测。3.6导出调查水平derivedinvestigationlevel由调查水平导出的可测量量的预设水平。导出调查水平可以是与个人或工作环境相关的任何运行情况参数
5、设置。对用于测量放射性核素摄入所致照射的个人监测,针对聚变堆,应重点考虑瓶的影响,其对应于调查水平的体内、器官或组织内的含量或排泄物中的活度水平,或是由个人空气采样测量的空气污染。4监测的一般要求4.1 辐射防护监测应符合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并满足评价的要求。4.2 辐射防护监测是评估聚变堆辐射照射的可靠手段。应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制定适当的辐射照射监测大纲(即监测计划),进行相应的监测与评价,确保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照射剂量符合剂量限值要求,并达到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监测大纲中应区分以控制操作作为目的的监测和以为满足监管要求而进行正式剂量评估为目的的监测。聚变堆
6、辐射防护监测划分见附录A。4.3 营运单位应根据聚变堆的特征,比如,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监测大纲以及环境辐射监测大纲。监测大纲应能反映监测的目标和要求、测量频度、取样及分析程序以及监测结果的评价等。4.4 辐射防护监测除工作任务、工作频率、工作持续时间、受照射的人数,以及进出辐射工作场所的频次和滞留时间外,还应考虑聚变堆内中子能量高、泄漏强,含瓶总量大等特征、以及辐射照射和放射性物质活度浓度的水平、预期的波动,和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大小。4.5 辐射防护监测应针对辐射类型和放射性物质的形态特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设备(仪表)、形式、内容及测量量。4.6 对已知存在或可合理预见的潜在辐射源或放射性
7、污染的情况进行辐射防护监测时,除对目标对象的测量外,还应对系统和(或)环境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和分析(如对僦进行测量时,对中子进行测量时,同时测量其与系统中介质作用产生的次级光子辐射;对P进行测量时,同时测量其与系统中介质作用产生的初致辐射)。4.7 依据实践类型和范围,辐射防护监测的目的应包括以下内容:a)评估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量,证明符合监管要求;b)确认良好的工作实践和工程标准;c)衡量和确定工作场所辐射水平;d)通过回顾以往个人和集体剂量的监测数据,对运行和操作程序进行评价和改进;e)提供职业照射剂量数据信息,指导工作人员降低实践中所受的辐射照射剂量;f)为异常事件和事故工况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变 辐射 防护 监测 大纲 编制 要求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