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1-4《茎和叶》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大单元教学设计】1-4《茎和叶》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教学设计】1-4《茎和叶》课时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1)知道茎有运输作用。(2)知道叶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和蒸腾水分的作用。2 .科学思维:(1)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描述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其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2)基于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3 .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探究茎和叶的作用,认识其在维持植物自身生存中的作用。4 .态度责任:在实践探究中,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基于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知道茎和叶的作用。教学难点: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茎与叶的功能,认识到植物的茎和叶形态各种各样,与其生活环境
2、密切相关。三、评价任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掌握观察茎叶形态特征方法能基本能不能能说出叶在茎上分布特点及作用能基本能不能推测茎和叶的作用基于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能基本能不能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能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运输作用能基本能不能能设计实验,验证叶的吸收阳光、蒸腾水分作用能基本能不能推测植物生存环境能根据根茎叶特点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1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凤仙花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明确:凤仙花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2 .凤仙花在生长的过程中,茎和叶有什么变化?提示:茎是连
3、接根和叶的部分。明确:茎越长越高,叶越长越多。3 .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株、运输水分的作用,茎和叶对植物的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复习上一节内容,聚焦问题,导入新课,知识衔接紧密。关注学生对茎和叶的了解情况。(二)探究活动评价活动一: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1 .活动任务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2 .活动要求(1)测量凤仙花植株的富度。(2)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3)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情况。(4)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3 .温馨提示(一)观察茎的方法与记录方法(1)用卷尺测量时注意将卷尺要拉直。(2)测量凤仙花高度,注意测量从地面
4、到茎的最高点的距离,不要算叶的高度。(二)叶片数量的观察(1)可以用彩色水笔在叶上做标记。(2)在观察叶在茎上的分布时,侧面观察要与植物水平,不要从上侧面和下侧面观察。(3)从上面观察时可以将植物放置在地面上,垂直从上向下看。(4)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叶片分布,能表示出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4 .凤仙花的茎和叶变化记录活动一: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描述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其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活动一:知道叶在茎上交叉且平展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阳光。刚出土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茎的高度数量页西凤仙花的茎不断长高,叶不断增多,发现凤仙花在不断生长5 .画出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5、。从侧面看从上面看*叶的生长特点交叉生长平展生长6.观察讨论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明确:最大面积吸收阳光。评价活动二:推测茎和叶的作用1.凤仙花的根有吸收土壤中水分的作用。想一想,土壤中的水分被根吸收后又会怎么样?预设:茎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活动二:基个部分。于观察,提活动二:对学2.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出对于茎与生合理科学吸收更多的阳光。想一想,植物吸收阳光有什么作叶功能的合的猜测及时用?理推测,为给予鼓励和预设: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后面的实验表扬。评价活动三*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验证做铺(一)茎的实验垫。1.实验材料透明杯、红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单元教学设计 茎和叶 单元 教学 设计 课时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