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2课讲稿.docx
《七下第2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第2课讲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七下第2课讲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到,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除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有许多地方官僚也纷纷趁机起兵反隋,其中就包括原镇守太原的李渊。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而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声名显赫。那么,唐朝的盛世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在唐朝出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又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到第2课的学习。二、讲授新课第2课的标题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而开元盛世则对应唐玄宗。标注一下。这节课我们将分成4个部分展开学习。我们首先来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找一找唐朝建立的三要素。,
2、。在课本上画出来。那么,唐朝第二个皇帝是谁?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注意,李世民并不是嫡长子,他是通过一场政变当上了皇帝,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非常惨烈的,但对于李世民来说则是一次干脆利落的武装行动。在626年农历6月初四这一天,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北殿的宫门,在宫殿门口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和齐王,并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这种通过逼宫和手足相残的手段来获取皇位的事情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并不少见,但这并不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即使拥有丰功伟绩,但仍然逃不掉被后人批判的原因。但这很正常,人无
3、完人,即使是伟人也会有过错,那我们就要客观理性地去评价,看他是否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功大于过就赘扬,过大于功就批判。回归正题,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立即登基称帝,称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20多年间,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贞观之治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先明确唐太宗贞观之治中的治国思想。来看这段材料,这也是课本p8的材料研读,。读完这段材料,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或者换一种问法,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治国主要重视的是什么?对,重视百姓,以民为本。为什么以民为本?在p7上面第二行就说了,因为他
4、吸取了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隋朝为什么迅速灭亡,根源就在于隋炀帝的暴政,使百姓苦不堪言,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百姓推翻了隋朝。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就必须想要巩固统治就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贞观年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补充这四个字。想让百姓满意,统治者就不能懒政怠政,要勤于政事,画下来。除此以外,唐太宗还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纳谏是什么意思?就是皇帝接受大臣提出来的建议,大臣给皇帝提建议叫做进谏。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对于那些好的意见很快就接受了。说到纳谏进谏,我们就不得不提起这样一个人了,大臣魏征。我们简单说一说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魏征一开始是太子手底下的
5、人,在太子那边做事的时候,魏征就经常跟太子说,李世民心怀不轨,你要找机会把他给除掉。如果你不除了他,那么他后面肯定会除了你。但是太子心不够狠,顾念着手足之情不舍得杀自己的亲兄弟,这不后来就被李世民在玄武门干掉了。太子都死了,他的党羽自然也要被除掉。这时候魏征和唐太宗说,如果您能重用我,我一定像当年侍奉太子一样侍奉您。李世民又是一个非常爱惜人才的人,他知道魏征是一个可用之人,就不计前嫌,把魏征留下了。对于唐太宗的不杀之恩,魏征也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报答着唐太宗,是什么方式呢?就是不断的给皇帝提供可用的建议。魏征一天到晚就跟着唐太宗,不是皇上,您这儿不对,就是皇上您哪里需要改。有时候听多了批评,唐太宗
6、觉得不耐烦就不理魏征,长孙皇后就劝解唐太宗,说主明臣直,魏征之所以这样,因为您是明君圣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皇帝本来就不太容易听进别人的意见,大家都拍你马屁,现在只有魏征敢说真话,有这样的大臣是我们江山社稷的福气。长孙皇后这一席话让唐太宗转怒为喜,于是他还是待魏征像之前一样好,升官加爵,还把自己的宝贝公主嫁给了魏征的儿子。后来魏征去世了,唐太宗非常难过,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考的特别多,我们来看一看,。咱们做题只要看到了这个材料,就要快速想到这个材料是考谁?魏征。p7相关史事中也有关于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咱们画一下,就是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信某方面的话就有可能一叶障目,就是劝告
7、唐太宗要广泛接受别人的意见。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画下来。,。通过刚才的我们说到的关于魏征的故事,相信同学们都能看出来魏征为贞观之治的出现也是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我们再接着往下看看唐太宗还做了什么?P7第四行最后画出来,。在贞观政要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国家要想治理好,一定要有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什么?是人才。在这里跟同学们补充一个文学常识,咱们文言文中的人和民是两个意思。在古代民指的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而人则指的是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才。唐太宗那会儿人才济济,有两两位非常重要的人才,在课本上找一找分别是谁呢?房玄龄和杜如晦。课本上说了,房玄龄,就是说房玄龄非常擅长为一个问题设计出一堆解决方案
8、。而杜如,就是说杜如晦擅长在一堆方案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由此可见,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所以后人就给他俩这一组合起了个名字,我们写下来,叫做房谋杜断。除了这两位人物,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位人才,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他的名字。有一句话叫做半路杀出个谁?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也是唐太宗那会儿的人才,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一搜相关的资料。不过我们目前只要记住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即可。那么,根据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我们紧接着来看看他的治国措施具体有哪些呢?首先再用人方面,结合刚才所学到的三位人才,我们可以总结出唐太宗,。再来看政治和经济方面,课本p8最上面这一段,就是唐太宗在政治和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第 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