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脏与脏的关系.docx
《中医学:脏与脏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脏与脏的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学:脏与脏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古代医家多借助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来阐述。然而临床实际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现代人们主要立足于各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本身,来探究脏与脏之间的丰富联系,进而揭示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在五脏关系中,首先,心为五脏之大主,五脏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其次,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肾中精气的盈亏决定着五脏阴阳的盛衰;另外,脾胃是五脏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衰旺决定着五脏气血的多少。这里主要以脏与脏两两相对的关系讨论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1 .心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故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主血与肺主气
2、,即血液运行与呼吸运动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协调方面。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运行,而血是气的载体,气附于血以运行全身,故肺主气、司呼吸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主血脉之协助。只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行通畅,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才能正常。肺主宣发肃降,朝百脉助心行血,又是保证心血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肺气充沛,宣降适度,心才能发挥其主血脉的功能。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行气血,走息道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循环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成为联结心肺两脏之间功能的中心环节。在病理情况下,心与肺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若肺气亏虚,行血无力,或肺气壅滞,气机不畅,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
3、,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胸闷、心悸,甚则面唇青紫,舌质紫暗等血瘀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导致血行异常,瘀阻心脉,也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而出现咳嗽、气喘,甚至咯出泡沫样血痰等症状。2 .心与脾心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上。在血液生成方面,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运行,心血可滋养脾土,血液环流转输脾运化生成的精微物质,以维持和促进脾的正常运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血液化源充足,可保证心血充盈。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不息;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外逸,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正常血行。在病理情况下,若
4、脾气虚弱或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或统血失司,血液外逸,均可造成心血不足;反之,心血不足,脾失荣养,可导致健运失司。若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而且会影响脾的运化,导致脾失健运。以上病理演变,最终均致心脾两虚之证,一方面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而见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眩晕等症;另一方面,脾气虚弱,有失健运,而见食少、腹胀、便溃、体倦等症。3 .心与肝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故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与神志活动两个方面。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为一身血液运行的动力;肝藏血,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运正常,而肝才能充
5、分发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着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又有助于心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运行。在神志活动方面,心主宰人的心理活动,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而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又藏血舍魂,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血平和,心情舒畅,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正常的神志活动。在病理情况下,血液和神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心血不足与肝血亏虚之间常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心肝血虚,出现面色无华、心悸、头晕、目眩、月经量少等症;由于血虚不能养神舍魂,又可见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神志病变。另外,情志过极,易化火伤阴,常导致心肝火旺或心肝阴虚等证,表现出心烦不
6、寐,喜怒无常,或急躁易怒,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休等神志失常的症状。此外,心血瘀阻可累及于肝,肝血瘀阻也可累及于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4 .心与肾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肾阴阳水火互制互济以及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方面。首先,心肾水火既济。心为阳脏,位居上焦,五行属火;肾为阴脏,位居下焦,五行属水。就阴阳水火升降理论而言,在下者以上升为顺,在上者以下降为和。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阳不亢。这种心肾阴阳上下交通相助,水火互济,从而使心肾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也叫“水火既济”。其二,心肾阳气互济。肾
7、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阳,肾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温煦作用,心阳亦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命火充足则心阳旺盛;而心阳已如上述可以下温肾阳,心阳充足则命火不衰。其三,心肾精血互化。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心肾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四,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在病理情况下,若心火亢盛,下劫肾阴,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使心肾水火既济的正常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常表现出失眠、心烦、心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其
8、次,若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水气内停,并上犯凌心,出现水肿,心悸怔忡,甚则喘咳不得卧,面舌青紫等症,称作“水气凌心二另外,心血不足,血不化精,或肾精不足,精不生血,最终导致心神失养,髓海空虚,则见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症。5 .肺与脾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两脏之间的协同促进。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特别是宗气的生成,须赖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气,二者相合积于胸中即为宗气。所以,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故明徐春甫古今医统曰:“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J在水液代谢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