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及造口旁疝的预防策略.docx
《2024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及造口旁疝的预防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及造口旁疝的预防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4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及造口旁疝的预防策略摘要肠造在肠道良恶性疾病治疗和创伤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规范化实施是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外科医师首先要建立肠造口是肠道与皮肤吻合口的概念,术前应由外科医师、造口治疗师、病人及家属共同选择造口部位。应采取个体化危险因素评估以决定是否行预防性造口。规范化操作包括:合理选择造口部位、腹部切口大小、腹壁通道宽度以及造外置高度,良好缝合造口肠管与腹壁各层组织等。造口旁疝是最常见的造口远期并发症。女性、肥胖、糖尿病等是造口旁疝常见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腹膜外造口和预防性补片置入能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目前,肠造口(ostomy)已
2、在肠道良性疾病、外伤和结直肠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治疗作用,并伴随病人数月、数年甚至终生,持续影响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1o因此,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对于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及造口旁疝的预防策略,结合笔者单位经验以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阐述。1 肠造口的规范化实施1.1 肠造口的再认识肠造口本质上是一个肠管与皮肤的吻合口,如果肠管血供不良,则导致造口坏死;缝合不确切,导致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无瘤技术使用不规范,导致造口局部肿瘤种植复发。因此,外科医师须建立造即是吻合口的理念,术前充分制定计划,规范手术操作,以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1.
3、2 重视术前造口定位术前造口定位对病人术后康复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肥胖及体型特殊者更须在术前进行造口定位。多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造口定位使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53%55%,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59%62%,且提高了自我照顾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故推荐所有病人均必须进行术前造口定位4-5L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联合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协会(WOCN)建议对每位拟行造口手术的病人均由专业的医护人员(造口治疗师)进行术前定位6o国内造口治疗师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造定位在各单位开展较少,且临床医生主动参与造口定位意识不强。因此,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着重强调术前
4、造口定位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术前由医师、造口治疗师、病人及家属共同选择造口部位7013全面把握预防性肠造的指征随着手术理念进步、技术提升以及器械改进,手术方式不断变化,Miles手术逐渐减少,低位保肛率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永久性造口比例逐渐下降,而预防性造口病人逐渐增多。因此,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如何降低吻合漏发生率,以及减轻吻合口漏发生后的危害程度,成为结直肠外科新的热点和难点。预防性造口是目前临床上应对上述问题的常用方法,关键是如何能够更好的把握造口指征。既往研究表明,预防性造口有可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并能够减轻发生吻合口漏后腹盆腔感染的严重程度,降低因吻合口漏导致的二次手术率。临床工作中
5、对于不同病人应采取个体化危险因素评估以决定是否行预防性造口手术,建议具有糖尿病、营养不良、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等危险因素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可考虑行预防性造口2-3o1.4强化造口手术的规范化操作肠造口的规范化操作包括合理选择造口部位、腹部切口大小、肠管通道宽度、造口外置高度,保证造口血供良好、造口肠管无明显张力,良好缝合造口肠管与腹壁各层组织。本文着重讨论预防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的规范化操作要点。1.4.1 预防性造口预防性造口一般起到临时性通过粪便转流的作用,以达到保护远端吻合口和损伤肠管或减压的目的,临床常用的有末端回肠拌式造口和结肠拌式造口。鉴于其临时性的特点,一般选择能够解决临床问题同日
6、携作步骤少、造口护理相对简单且还纳方便的造口术式。因此,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术后预防性造口,笔者通常选择末段回肠神式造口,而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病人则选择横结肠神式造口。首先,在预定好的造口部位切开皮肤,长度2.53.0cm,垂直依次切开皮下组织层、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后切开腹直肌后鞘和腹膜,腹壁隧道宽度为通过两横指为宜。预防性回肠造口一般选择距回盲瓣20-30cm处以方便还纳。确认肠管无扭转后通过腹壁隧道将肠管拉出至腹壁外,调整肠管外露长度,使肠造口乳头高出皮肤约2.0cm,同时无明显张力,在系膜无血管区穿出造口支撑棒。对于提出腹壁之外的两个肠管,笔者建议选择间断缝合以消除两肠管之间的腹壁
7、缺损,降低术后造口旁疝发生风险。此外,若要进行远端封闭以达到彻底转流,应进行远端标记避免开口至封闭线远端肠管,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肠壁浆肌层与皮肤真皮层并一期开放肠造口,术后2周左右拔除造口支撑棒。横结肠株式造口基本步骤同上,但要注意需游离部分网膜组织以便无张力的拉出造口肠管。1.4.2 永久性造口临床上多用乙状结肠行永久性造口,分为腹膜内is(transperitonealcolostomyJPC)和腹膜外造口(extraperitonealcolostomy,EPC两种造口术式均需在腹壁切开直径23cm圆形切,并垂直切除柱状皮下组织直至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此时,TPC直接切开腹直肌后鞘和腹
8、膜,将造口肠管拉至腹壁外,随后逐层缝合肠管与腹膜腹直肌后鞘层、腹直肌前鞘层和真皮层。EPC则切开腹直肌后鞘而不切开腹膜层,在腹直肌后鞘与腹膜层之间钝性游离制作腹膜外隧道,隧道宽度约2指宽度,随即将造口肠管经腹膜外隧道拉出至腹壁外,依次间断缝合结肠浆肌层和腹直肌前鞘、造口开口处肠壁全层与真皮层,造口乳头一般高出皮肤约1.5cm为宜。在檀合腹壁各层时,由于系膜区域血供丰富,须防范系膜缝合处出血或出现血肿的可能。须注意,无论何种造口术式,均应缝合肠管与侧腹膜的间隙以避免术后发生内疝。与平诊造口手术相比,急诊造口手术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梗阻导致的腹部膨隆、肠管粗大,外伤导致的创面、急诊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肠造口 规范化 实施 造口旁疝 预防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