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狼》知识点梳理及练习.docx
《七年级上册《狼》知识点梳理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狼》知识点梳理及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狼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聊斋志异,“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二、课下注释和翻译参考课文三、文言知识归纳(一)词类活用:1 .狼不敢前2 .其一犬坐于前3 . 一狼洞其中4 .意将隧入5 .止增笑耳6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上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2、。名词作动词,挖洞。名词作状语,从通道。动词作名词,笑料。名词作动词,攻击(二)古今异义1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2 .章以诱敌古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3 .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今义:薪水。4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几何学。5 .止增笑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6 .触担持刀古义:解除,卸下;今义:放松,松懈。(三)一词多义:1.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2.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投以骨
3、介词,把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来目的,来。盖以诱敌3.其:连词,来目的,用来。恐前后受耳敌代词,指狼场主积薪基中代词,指打麦场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一狼洞若中代词,拾柴草堆意将隧人以攻再后也代词,指屠户屠自后断分股代词,指狼4.止:业有剩骨同“只”,只有一狼得骨匕停止5.意:菖暇甚神情菖将隧入意图,打算6.敌:恐前后受其敢指攻击盖以诱敢敌人7.前:恐也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向前(四)文言句式L投以骨倒装、省略以骨投(之)。2.场主积薪其中倒装、省略场主(于)其中积薪。3.一狼洞其中倒装、省略一狼(于)其中洞。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倒装而两狼之如故并驱5.顾野有麦场省略(屠户)顾野有麦场6.一
4、狼仍从省略一狼仍从(之)四、内容理解1 .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屠户遇狼一屠户惧狼一屠户御狼一屠户杀狼。2 .结合全文说说,狼具有哪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贪婪、狡猾的特点。贪婪。如“房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狡猾。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处,都写出了狼的狡猾。3 .故事中的屠户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全文展现了房户从心存幻想到奋起反抗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勇敢、机智、细心严谨。具体从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最初“房惧”“房大害”“投以骨”“复投之”看出他的怯懦、心存幻想、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知识点 梳理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