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相关问题解答.docx
《心肺脑复苏相关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脑复苏相关问题解答.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心肺脑复苏相关问题解答1.心肺脑复苏的定义是什么?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代替并恢复自主呼吸,以达到促进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脑复苏是指心肺功能恢复后,防治脑缺血缺氧,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恢复脑功能到心搏骤停前水平的综合措施,此过程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2 .引起呼吸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引起呼吸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有:意外事件(电击、溺水、自缢、窒息等);器质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病变;手术和麻醉意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药物中毒或过敏。3 .呼吸心脏骤停的典型“三联征”是什么?具体临床表现有哪
2、些?(1)呼吸心脏骤停的三联征包括: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2)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包括: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循环完全停止后超过1分钟出现);皮肤苍白或发劣;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伤口不出血。4 .早期除颤是心肺复苏的关键起始措施之一,除颤时如何选择能量?电极板如何放置?心肺复苏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手动除颤仪完成非同步电除颤。(1)除颤能量:成人200360J(双相波120200J),目前认为儿童及婴儿合理的除颤能量为24Jkg0(2)电极板安放位置:一块置于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心底部),另一块置于心尖部,两者之间距离210cm。5
3、 .心脏骤停的“生存链”包括哪些?美国心脏协会采用“生存链”表明对成人心脏骤停患者采取的一系列规律有序的步骤、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救环节以环链形式连接,构成挽救生命的生命链。包括:(1)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基础及高级急救医疗服务、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2)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监测和预防、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6 .地震后,搜救人员从坍塌的建筑物中发现一名意识丧失的患者,这时首先应该做什么?此时应该快速同步检查大动脉搏动和呼吸,时间为510秒。(1)大动脉搏动:对于成人和
4、儿童,首选颈动脉,食指和中指指端触及气管正中,滑向颈外侧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有无搏动;婴儿检查肱动脉。(2)呼吸:听有无呼气声;看胸腹部有无起伏;面颊部靠近患者口鼻,感觉有无气体逸出。7当成人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时,一名不懂CPR的市民打电话到120急救中心,调度员是否可以利用电话指导这名市民进行CPR?可以,容许调度员指导不懂CPR的非专业人员仅单纯施行胸外按压(不用进行对口人工呼吸)。8 ,什么是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及手法:成人按压点在胸部正中,胸骨下半部,相当于男性两乳头中点;婴儿按压点在两乳头连线之间稍下方的胸骨处;定位手掌根部接触患者胸部皮肤,另一手搭在定位手手背
5、上,双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定位手指端翘起。(2)按压方法:两肘关节伸直,固定不动,垂直施加压力,按压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复位,按压间隙避免倚靠在患者胸壁。(3)按压深度:成人为56cm,儿童、婴儿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约为5cm,婴儿约为4cm。(4)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9 .常用的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哪几种?患者在火灾中跳楼逃生,坠落在地,如何对其开放气道?常用的开放气道的方法有:仰头提须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上提法(托颌法)。该患者有高处坠落伤,不能排除颈部损伤,应使用双下颌上提法(托颌法)开放气道。10 .人工通气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人工通气的方法包括:口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肺脑 复苏 相关 问题解答
